廣告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李志德:順手寫選後感想(文長請入)








順手寫選後感想(文長請入)

李志德·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昨天晚上看篇稿,字裡行間裡頭寫到「晚安台灣」,心裡一震,蒐出歌來放了一次,又想聽第二次,結果就停不下來了。
(結果是那篇稿一直到今天傍晚都還沒看完, 金其琪 (Gillian Jin) 知道的~~)
做新聞有時「先知、後覺」的感覺挺奇妙的:在例如開票這種訊息像潮水一樣湧來的時刻,你看到了、想到了,甚至可以長篇累牘的闡述這些數字的意義,描寫別人的歡喜、悲傷......但自己的感覺會一直被隔在這些事的外頭,直到它不經意地意激發起來,例如「看到」 —— 還不是「聽到」晚安台灣。

選後在臉書上看了好多朋友的感想、評論 ( 不過據說這都叫過厚而有礙接地氣的同溫層 ),有些我是同意或者非常非常同意的,例如蔡英文政府的確挑戰了過去幾任總統都不做/不敢做/做不來的事,至少在我關注的領域:年金改革、重建台灣的軍事工業、開始推動第三個世代的軍備更新換代、推進同性婚姻(到現在這個地步)......這都是從李登輝之後再也沒有見到的手筆,而且不要忘了,李登輝是都在黨國一體的尾聲餘蔭裡統治台灣。
蔡英文在這些方面的成就,扁、馬都比不上的,不管任期還剩兩年或六年,她做的這些事,未來不該不被看到、提起。(聽說雙重否定的句子以後不能用來公投了!)

但我同樣深有所感的是,蔡英文如今的困境,也是她自己政府裡的某些機關的不作為造成的,怨不得別人。像中選會這種現世報就不用再提了,最新的消息,是行政院決定「尊重」公投結果,不再堅持2025核電歸零,這樣的大轉彎,讓人感受到民進黨政府就在投票結束這一夜之間,突然成了「戰時內閣」,「戰」也者,政權保衛戰也。
保衛政權,是政黨政治本色,無可厚非。但我耽心的,是那種「勝利壓倒一切」的思維和急迫感,我真心的要說,放任這種感覺的後果,會錯看問題、錯估形勢,當然解方也會是錯的。
例如,選舉期間在我看到最荒腔走板的事,還不是中選會,而是NCC。我之前在臉書上提過,但應該是不夠清楚,讓一些尊敬的朋友、前輩誤會。NCC在選前最後一次記者會裡,提到、關注了兩件事:
1. 對新聞節目選舉時段的監看結果顯示,在特定時段、特定新聞台的報導時數分配非常偏頗。
2. tvbs新聞台下架了AIT理事主布莫健的專訪。
NCC的處理是:向T台要求說明下架莫健新聞的原因,但卻不公布對新聞節目的監看結果,在例行記者會上,不管記者怎麼樣輪番追問,NCC副主委只像留聲機一樣重覆一句話:移送中選會了。至於NCC本身,那怕就是自己法定職權,還有罰則,但NCC就是不處分、不公布、不評論,正好三不,做好做滿!但對新聞台處理新聞的原則,真的事關新聞自由的保障,NCC的手倒是愈伸愈進來。
況且一個是合法且正當的職權,一個是新聞自由,這兩者要分清楚,不能混為一談。該做的不做,不該做得做得很積極,這種顛三倒四也是罕見。
為什麼要特別提NCC的不作為或亂作為?是因為如我上頭所說「戰時內閣」的思維,在選前其實就冒出頭來。那時的敵人,是「假新聞」。
台灣大眾媒體新聞服務的品質有多糟,不用再多說。但這問題是層層疊加的,以電視為例,老問題是:
市場太小的過度競爭 系統業者壟斷


為了抓眼球衝收視率的新聞無聊化,例如朱學恆隨便講兩句話、海鮮麵只有一隻蝦或者咖啡太少都會變成反覆播出的「新聞」。
新現象是:
不準確或有意變造、局部放大的信息,從ptt這樣的場域倒逼網路新聞跟進報導。
網路新聞再倒逼主流平面、電視台跟進。
所謂「假新聞」問題,其實是依附在上頭這個結構產生的。這些環節,的確有些無解,但相對的,有些環節,其實是依照現行法令就可以監管、應該監管、主管機關有武器、而且這武器威力可以很強大。
在過去一段時間,有些在體制裡的朋友或者民進黨人對於假新聞問題有些,我認為,過度激烈的倡議。我要說的是,假新聞、新聞報導不專業、不平衡的問題的確非常嚴重,但體制內朋友你們的焦慮恰恰來自於有法定職權的機關不作為。明明有合法正常的權力不行使,卻要不斷釋放「非常情況,管什麼新聞自由」、「新聞媒體這麼爛,有什麼權利主張自由」這種言談,這除了自亂陣腳,讓自己掉進法西斯陷阱以外,起不了任何作用。
體制內的朋友,容我說句話:認真做新聞的人,對新聞愈來愈爛的問題,新聞人並沒有比你們不焦慮—— 畢竟誰願意自己的行業是被認為「腦殘」、「不讀書」的人做的呢?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正確理解問題、用對工具,以及,政府內部自己上緊發條。
另外,假新聞 +新聞劣化相互震盪,是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必定是因為我們的新聞環境裡有非常孱弱的部分,才有這麼強大的顛覆力道。孱弱的地方在哪裡?一樣先回到上頭那個結構裡,問一個問題:有哪家媒體可以免於商業新聞台無法逃遁的那個無間道?政府就應該強化投注最多的資源強化那個新聞媒體。
答案很簡單:公共新聞媒體。
一件講起來很難受的事情是,開票當晚,公視沒有能播完全程,在十二點就收了棚。為什麼播不完全程就收?! 怎麼可以在這裡就收?!以我的了解和估計,答案只會有一個:人力用盡,彈盡援絕。


這件事在體制裡說了不下三次五次,一個公共媒體如果連「一縣市一組特派」這件事都達不到,如何期待它能在這麼重要的地方選舉裡,產出高品質的新聞服務,更不要說現實的情況是,它連跑完馬拉松全程都做不到。
不想看亂七八糟新聞的英國人,可以看BBC、受夠了假新聞汙染的日本人,有NHK。但台灣人有什麼選擇嗎?只有幾家離兵強馬壯差很遠的公共媒體,有些還被迫得在商業環境裡隨波逐流。
民進黨政府不是沒有公共媒體政策,有,而且是個很宏大的規劃。但我之前就提出過對這個大計畫可操作性的質疑,也提過可以兩步走:「一方面強化現有的、一方面規劃新的」。如今的情況,讓人更懷疑這個「大公廣」計畫還有沒有推進的可能,或者應該認清現實,能做的先做:
一、政府機關把該管的事情管起來。二、投資、打造一個好的公共新聞服務平台。
其實過去不是沒有資源,民進黨政府應該自己盤點一下,過去兩年投入媒體的資源—— 例如大筆大筆投下來的前瞻預算,有多少用在打造一個好的公眾新聞服務上頭?如果沒有,那現在被(不管是因為政治或商業目的的)假新聞KO,很冤枉嗎?
2020大選馬上就到,如果不想重演這次選舉的惡質戲碼,這兩件事是立即可做的。或者悲觀一點,能做的時候,說不定也只剩這兩年了。
2014年國民黨路線的崩潰、2016民進黨勝選的記憶猶新,機會之窗驀然就開了,瞬間就關上,手上滑開的大石輾壓過頭頂,倒地的是西西弗斯,起身的是卡珊卓,喃喃自語......
Nov. 27@西灣河碼頭
順手寫些選後感想,本來還想寫到「境外勢力」,但太長了...再找機會吧。或者,來參加端小聚吧,連同香港選舉,我們一起談......(說到頭,這篇落落長的是廣告文無誤!)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