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蘋論:馬政府的逃官潮,《憲法》已經難以為繼

蘋論:馬政府的逃官潮

繼4天前國防部長嚴明去職後,國發會主委管中閔也請辭獲准,如果再加上不到一個月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因政策不被支持被迫去職,一個月來,馬政府陣亡了3位重要閣員。任期還有16個月的馬政府此刻湧現逃官潮,根本找不到好的繼任者,只得從文官體系或按軍隊輩分拔擢新部長,蜀中無大將,這已是個不折不扣的「廖化內閣」。
管中閔感嘆地說,從去年的學運到九合一選舉結果,是個震撼的過程,「讓我感受到群眾對現在的政府有很深的不滿與不耐」、「台灣必須做出很多的改變,應該換另一批人來做會更適合」。問題是,馬英九的任期是綁死的,國民黨在國會仍是多數,立法院不倒閣,政權無法「換軌」,要怎麼「換另一批人來做?」這政府已無官敢入也無人可用,軍心潰散更改革無望,只能勉強撐完任期,也是個「數饅頭內閣」。
這種「執政末日」景象其實並不令人陌生,陳水扁執政末期身陷特別費貪污疑雲,總統威信盡失、內閣更迭同樣宛如走馬燈,甚至出現任期僅3個月的國防部長。一位是政治機鋒不斷的陳水扁,一位是看似溫良恭儉讓的馬英九,到總統任期末都無以為繼、民心盡失,顯示這不僅僅是人出了問題,更是台灣的憲政體制出了問題。
從引進總統直選並取消國會的閣揆同意權後,台灣總統的權力幾乎已不受節制;而扁馬兩人更相繼撕毀競選期間的承諾,自兼執政黨主席,想透過黨完全操控立法院,變成一位同時身兼行政、立法大權的超級大總統,更證明政治人物對權力的渴望永遠是無底洞。 

末期內閣空轉

當「超級總統」失去民心,那可能只是個空轉的弱勢內閣;但從權力制衡的角度來看,當「超級總統」以其領袖魅力想駕馭所有憲政權力,如當年陳水扁末年試圖以衝撞中美台關係求自保,如兩年前馬英九想以黨紀撤換同屬執政黨的立法院長時,那將是毀憲的災難。
辭職的管中閔以陸游的詩自況,「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字裡行間充滿了他在仕途上的抑鬱無力之感。
不過,馬政府的這波逃官潮,反映的可不只是政治現實或個人感懷,而是有著嚴肅的憲政意義;因為,馬扁兩任16年,顯示這部千瘡百孔的《憲法》已經難以為繼,再不正視這浮出的憲法時刻,未來將有更大的憲法災難等著台灣。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