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營店有三百多家
麥當勞一九八四年初來台,第一家門市設在台北市民生東路,現全台門市四百一十三家,其中六十三家是加盟店、餘為直營店,員工高達一萬六千人。
熟悉內情人士透露,台灣麥當勞近四年每年營收逾一百七十億元,去年更逼近兩百億元,來台後除二○○三年因SARS疫情衝擊無分紅,每年多有三至五個月月薪的激勵獎金,但近年門市增加稀釋單店獲利,導致獎金減少,去年還可拿到一成月薪的獎金,今年完全沒有。
該名人士指出,麥當勞已有台灣經營權買主名單,包含本土和外國企業、台商及港商,由麥當勞總公司主管及台灣麥當勞總裁陳文淵等人評選中,將授權買主二十年台灣經營權,一併出售麥當勞在台自有土地和房產,現多數店面是承租而非自有。
熟悉內情人士透露,台灣麥當勞近四年每年營收逾一百七十億元,去年更逼近兩百億元,來台後除二○○三年因SARS疫情衝擊無分紅,每年多有三至五個月月薪的激勵獎金,但近年門市增加稀釋單店獲利,導致獎金減少,去年還可拿到一成月薪的獎金,今年完全沒有。
該名人士指出,麥當勞已有台灣經營權買主名單,包含本土和外國企業、台商及港商,由麥當勞總公司主管及台灣麥當勞總裁陳文淵等人評選中,將授權買主二十年台灣經營權,一併出售麥當勞在台自有土地和房產,現多數店面是承租而非自有。
員工擔心工作不保
台灣速食市場每年規模約三百億元,有能力接手龍頭麥當勞的本土業者不多,昨一度傳出統一是可能買主,但統一發言人忠正說:「至今麥當勞沒來接觸過,不知消息從哪來,也不知媒體為何寫這報導。」
有兩百四十家摩斯漢堡門市的安心食品表示,未接觸麥當勞也無接手規劃,但會密切注意發展;擁有德克士炸雞的頂新集團指出,對麥當勞將易手毫無所悉,也無意願接手。
不願具名的麥當勞員工說,高層日前宣布明年將停止員工配股,已引發恐慌,認為是警訊,現已在縮減福利,新經營者一定會開源節流、整頓內部,工作可能不保、薪資可能遭砍。供應麥當勞食材、資材的業者也在觀望,不知生意能否持續。
有兩百四十家摩斯漢堡門市的安心食品表示,未接觸麥當勞也無接手規劃,但會密切注意發展;擁有德克士炸雞的頂新集團指出,對麥當勞將易手毫無所悉,也無意願接手。
不願具名的麥當勞員工說,高層日前宣布明年將停止員工配股,已引發恐慌,認為是警訊,現已在縮減福利,新經營者一定會開源節流、整頓內部,工作可能不保、薪資可能遭砍。供應麥當勞食材、資材的業者也在觀望,不知生意能否持續。
經營困難節省成本
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張逸民分析,麥當勞把全球市場分四大塊,美國佔總業績四成,澳洲、法國、英國等主力市場也佔四成,中國、義大利、俄國等高度成長市場約佔一成,最後一成是較不具發展潛力的國家,研判台灣為其中之一。
張逸民指出,麥當勞近年全球經營困難,美國甚至出現一九七○年代以來首次收店的困境,只好掌握市場較大的國家,丟棄成長有限的國家,經營權轉手「不怕錢被撈走」,又可節省經營成本;至於經營權轉手是否影響台灣市場,得視麥當勞授權買主多少自主空間。
張逸民指出,麥當勞近年全球經營困難,美國甚至出現一九七○年代以來首次收店的困境,只好掌握市場較大的國家,丟棄成長有限的國家,經營權轉手「不怕錢被撈走」,又可節省經營成本;至於經營權轉手是否影響台灣市場,得視麥當勞授權買主多少自主空間。
「不是台灣環境差」
民眾張力偉說,麥當勞經營權換手後,擔心食物口味會改變,品牌精神與服務變調。民眾虞煥明說,麥當勞此舉似乎在宣布台灣速食業已進入寒冬。也有網友討論麥當勞許多直營店面是早年低價購入,要趁台灣房市崩盤前脫手。台灣麥當勞對此皆不表示意見,僅稱以聲明為準。
經濟部商業司長江文若說,麥當勞並非自台撤資,只是易主,相信業者不是質疑台灣投資環境不好,短期內不會影響供應鏈;肯德基二○○九年移轉代理權給港商怡和集團,漢堡王、TGI Fridays餐廳去年也陸續易主,麥當勞非特例。
經濟部投資處長連玉蘋也說,台灣對麥當勞而言是成熟市場,改為授權經營可收取更多利潤,專注研發創新核心事業,是其經營策略,不是台灣環境變差。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說,企業在台經營日益困難,麥當勞一事是「警訊浮現,政府要加油。」
針對麥當勞員工權益,勞動部提醒如只是股權轉移,不能因此解僱勞工;若要關閉台灣子公司、資遣勞工,須向地方政府提解僱計劃書,並通知工會、勞工等協商,勞動部也會輔導。
經濟部商業司長江文若說,麥當勞並非自台撤資,只是易主,相信業者不是質疑台灣投資環境不好,短期內不會影響供應鏈;肯德基二○○九年移轉代理權給港商怡和集團,漢堡王、TGI Fridays餐廳去年也陸續易主,麥當勞非特例。
經濟部投資處長連玉蘋也說,台灣對麥當勞而言是成熟市場,改為授權經營可收取更多利潤,專注研發創新核心事業,是其經營策略,不是台灣環境變差。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說,企業在台經營日益困難,麥當勞一事是「警訊浮現,政府要加油。」
針對麥當勞員工權益,勞動部提醒如只是股權轉移,不能因此解僱勞工;若要關閉台灣子公司、資遣勞工,須向地方政府提解僱計劃書,並通知工會、勞工等協商,勞動部也會輔導。
台灣麥當勞小檔案
◎成立時間:全球第一家麥當勞為1955年設立在美國芝加哥,現119國共有逾3萬3500
◎家麥當勞:麥當勞1984年初來台,第一家門市開設在台北市民生東路
◎台灣總店數:413間,其中63間、約15%為加盟店,餘為直營店
◎台灣員工數:1.6萬人
◎經營策略調整:
•麥當勞總公司將在台尋求授權發展、讓售加盟權利,亦即裁撤台灣子公司、撤出原派駐在台的高層主管,轉讓經營權給有意接手的財團
•台灣麥當勞尚不透露讓售對象與時程,但強調麥當勞不會撤出台灣市場,不會因轉換過程而重整組織或影響食品安全
資料來源:台灣麥當勞、《蘋果》採訪整理
◎家麥當勞:麥當勞1984年初來台,第一家門市開設在台北市民生東路
◎台灣總店數:413間,其中63間、約15%為加盟店,餘為直營店
◎台灣員工數:1.6萬人
◎經營策略調整:
•麥當勞總公司將在台尋求授權發展、讓售加盟權利,亦即裁撤台灣子公司、撤出原派駐在台的高層主管,轉讓經營權給有意接手的財團
•台灣麥當勞尚不透露讓售對象與時程,但強調麥當勞不會撤出台灣市場,不會因轉換過程而重整組織或影響食品安全
資料來源:台灣麥當勞、《蘋果》採訪整理
網友意見
江盈勳:換人經營後,以後台灣的麥當勞會不會也開始出現在食安風暴裡?
Dai David:長期來說,台灣沒有麥當勞會增加短暫失業人口,但國民長期飲食健康得以改善。
張峻瑋:拒吃麥當勞,轉向肯德基。
何彥輝:如果是統一或頂新接手,那黑心產品又多了一條出路囉!
朴若靖:重點是別換人就漲價,不然戒了算了。
Wang Rusev:反核四反服貿反到麥當勞都要走了。
章福壽:麥當勞不行啦,老賣炸食,誰要?
薇兒:簡單的商業經營模式改變,霧裡看花的人,可以有無限的想像。
資料來源:《蘋果》網站
Dai David:長期來說,台灣沒有麥當勞會增加短暫失業人口,但國民長期飲食健康得以改善。
張峻瑋:拒吃麥當勞,轉向肯德基。
何彥輝:如果是統一或頂新接手,那黑心產品又多了一條出路囉!
朴若靖:重點是別換人就漲價,不然戒了算了。
Wang Rusev:反核四反服貿反到麥當勞都要走了。
章福壽:麥當勞不行啦,老賣炸食,誰要?
薇兒:簡單的商業經營模式改變,霧裡看花的人,可以有無限的想像。
資料來源:《蘋果》網站
獨家!美國總部下令,台灣近350 家直營店喊賣
麥當勞子公司 撤出台灣!
大中華區總裁專程來台的閉門會議,宣告麥當勞在台31 年投資將畫句點!獨家追蹤,看見這個全球最大餐飲龍頭面臨轉型危機︰為何努力了10 年,仍逃不過衰退命運?(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52868978)
大中華區總裁專程來台的閉門會議,宣告麥當勞在台31年投資將畫句點!這絕對是台灣餐飲服務業今年最大的一場地震,麥當勞子公司將撤出台灣,旗下近350間的直營店將另尋買主(進行加盟權利讓售)。這筆價值至少超過百億的交易,震撼了所有人。
大中華區總裁專程來台的閉門會議,宣告麥當勞在台31年投資將畫句點!這絕對是台灣餐飲服務業今年最大的一場地震,麥當勞子公司將撤出台灣,旗下近350間的直營店將另尋買主(進行加盟權利讓售)。這筆價值至少超過百億的交易,震撼了所有人。
員工大會宣布:麥當勞要賣掉台灣經營權
6月12日上午,台灣麥當勞員雇溝通平台的「小鎮會議」(Town Hall)上,專程從上海飛來的新加坡籍大中華區總裁曾啟山,用英文告知大家,麥當勞將把經營權轉手,未來台灣市場將採取「發展式特許經營」模式,由新的投資方主導本地市場經營,等同裁撤台灣子公司。
「為什麼是我們要被賣掉?你們不是才說我們是區域市場的優等生嗎?」一位員工舉手,用略顯顫抖的聲音發問。
明明,麥當勞進入台灣市場這31年來,一直穩居連鎖餐飲業龍頭寶座,台灣亦曾是全球麥當勞的前十大獲利市場。現在,麥當勞卻決意不再投資台灣!
公關經理證實:確有此事,但無既定時間表
即便,對一般消費者而言,麥當勞的服務看來不會有太大改變。但隱形的地震卻仍在蔓延。麥當勞在台灣,從雲林生菜產地到全台養雞場,近百家的原物料供應商、每年數十億元的廣告行銷預算,與全台數百家麥當勞店面的房地租賃合約等,龐雜的營運業務得跟著進行對應變更。
這個重大經營策略調整,直接牽動的是,一年近200億元的餐飲市場產值重分配,幾乎是王品集團在台灣營收的兩倍。台灣麥當勞資深公關經理陶令瑜對此訊息證實:「確實有這樣一個方向」,並且已經行文內部夥伴,但「無既定時間表。」
據了解,最快2015年底,總公司將撤出原派駐的總經理等高層人馬,轉賣給有意的財團,台灣麥當勞的外商色彩亦從此淡出本地,1.6萬名員工的老闆換人當。
員工直白發問:新老闆會是統一集團嗎?
「新老闆會是統一集團嗎?」員工大會上,有人直接這樣問。依國際間企業收購慣例,買家應已有口袋名單,公司方面才會向全體員工正式布達。據指出,麥當勞高階向員工承諾,買家不會是餐飲業的競爭對手,「但也不排除是台灣以外的財團。」
但為什麼麥當勞要在此時棄守台灣?台灣沒有以前這麼賺,是推測因素之一。
過去4年,全台店數雖新增近百家,但今年3月初,按時提撥的2014年分紅金額竟是零,「只有SARS那年才出現過零!」一位資深員工透露。
為何選上台灣?因為這個市場不再「性感」
麥當勞需要用這麼激烈的手法嗎?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于卓民就對此訊息直說:真的很訝異!他說,國際企業經營個案中,麥當勞這樣的A咖公司,和本地市場有長期連結,卻以裁撤台灣子公司的方式轉變經營權,不多見,就算市場成熟發展空間有限,較常見的是組織縮編,或由鄰近市場接管。
整體來說,台灣因素只占3成,另外7成是美國總部因素,因為美國麥當勞真的有大麻煩!需要讓各地利用「拍賣」直營店換得的現金,去灌注母公司。
對麥當勞來說,台灣市場確實不再性感。今年三月新上任的執行長伊斯布克,將台灣從「高成長市場」名單剔除,在未來3年,要出售3500家自營餐廳給加盟業者,讓全球加盟餐廳比率由目前81%提高至90%的改造計畫中,台灣就成了被「變賣」的優先名單。
▲10年前就啟動改革 速食之王為何仍陷泥淖?
▲大麥克指數、McJob 麥當勞改變世界9件事
▲大麥克指數、McJob 麥當勞改變世界9件事
完整精采內文請見《商業周刊》1441期,全省各大便利商店同步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