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從統計數字談學用落差及人才培育

網路世代教育準備好了? 從統計數字談學用落差及人才培育


※圖片請參考圖片版。http://host.cc.ntu.edu.tw/sec/schinfo/schinfo_asp/images/schinfo/1180_3.jpg
http://host.cc.ntu.edu.tw/sec/schinfo/schinfo_asp/images/schinfo/1180_3.jpg
臺大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103年5月21日(星期三)上午在社會科學院第一會議 室(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1號)舉辦「網路世代教育準備好了?從統計數字談學用落差及人才培育」記者會,會中針對當前臺灣人力結構及產業結構脫節現象提出 調整之建議,主辦單位集結部分內容探討當前教育與人才培育的一些問題如下:
民國83年410教改推動迄今 將屆20年,當年提出的「廣設高中大學」政策影響深遠。18分都能上大學的現象甚至引發了「猴子都能上大學」的戲謔之言,但實際情況究竟是如何?為何「大 學畢業生找不到事、企業找不到人」的說法時有所聞呢?臺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所委託執行的「適性分流學制研究」計畫研究人員收集了長期教育及從業 狀況統計資料,並進行比對分析,認為臺灣的人力結構及產業結構嚴重脫節,必須調整。
依據教育部的統計資 料,我們將民國73年到去年各級學校的畢業生人數彙整於圖一。我們觀察到,臺灣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在民國73年約2萬8千人,到民國88年突破10萬人,再 於民國93年超過20萬人,近幾年則在23萬人上下振盪。專科(五專、二專、三專)畢業人數,則從民國73年約5萬人,增加到民國88年的近13萬人,再 一路下降到民國102年的不到2萬人。高中畢業人數從民國73年近5萬人, 增加到88年的近10萬人,再增加到近幾年約13萬人。在高職方面,畢業人數從民國73年的約12萬人,增加到85年的近16萬人,再下降到近幾年約12 萬人。

如果將大學畢業生人數與同年齡全國總人數作一比較(參考圖二),大學畢業生人數占同年齡全國總人數的百分比由73年的8.4%,攀升到102年的70%,大學生滿街跑早已成為現實狀況。
       民國83年410教改運動如火如荼的進行,推出的主要訴求為:廣設高中大學、制訂教育基本法、落實小班小校、推動教育現代化。
85 年政府依據上述訴求,擬定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建議:高等教育的鬆綁,包括高等教育容量應繼續增加(研究型大學除外),高等教育學府的類型和功能宜多元 化。這些建議在民國86年逐步落實為政策後,對臺灣人才培育的機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以上的統計資料中看出,「廣設高中大學」的教育政策在量上無疑是做 到了,但這樣的人力結構對學子及社會是合適的嗎?

依照大學法:「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 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而專科學校法中敘明:「專科學校,以教授應用科學與技術,養成實用專業人才為宗旨。」所以,當我們培育出23萬大學生後, 那麼多的畢業生都要從事學術或研發工作,而專科畢業人數不到兩萬人,表示應用科學與技術人才大幅減少,那是否臺灣的產業真如同過去有些教改人士所推估的 「轉型」了嗎?如果臺灣真的從所謂技術或勞力密集的產業提升為「知識經濟產業」,那麼增加那麼多的大學畢業生無疑是好的,但實際狀況是如何呢?

我們從勞委會的資料庫中找出製造業及服務業的各類別從業人數。在製造業方面,勞委會將從業人員分為五類:
第一類: 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
第二類: 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
第三類: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第四類: 專業人員(工程師)
第五類: 主管及監督人員(約30萬人)
一 般而言,第一類的勞力工及第二類的操作員不需要大學學歷即可勝任,第五類的主管及監督人員則不會聘用剛畢業的學生,大學畢業生經過長期的培養,基本上是比 較適合擔任第三類的技術員或第四類的工程師,但這個比例有多少呢?在扣除主管類及其他類後,約200萬的各類從業人數過去十年的變化如圖三所示。
而各類從業人數逐年增減變化如圖四所示。由圖可看出,第三類和第四類的從業人數變化不大,變化較大的是第一類及第二類的從業人數,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就業人數受到產業變化影響是很大的。顯然,臺灣製造業升級的速度緩慢。
適合大學畢業生所從事技術員及工程師的比例有多少?從圖五可以看出,不到總人數的三成,而且這個比例在過去十年並無太大變化。這個比例與大學畢業生人數占同年齡總人數的七成相比,顯然是有很大的落差的。
我們再從薪資狀況來觀察,製造業各類從業人員的平均薪資如圖六所示。從圖可以看出,工程師的薪水遠高於其他類別的從業人員且增長最多,但人數比例僅佔製造業從業人數(200萬)的10%,每年的大學生畢業卻高達七成,如何能「學有所用」呢?
在 勞委會的統計資料中,我們亦找到大學畢業生在各類製造業的平均起薪變化(圖七),原本大學畢業應從事工程師或技術員的工作,但現在已有許多大學畢業生在生 活壓力下只有退而求其次,不得不接受操作員的工作,平均起薪約24500元,但起薪僅22K的也大有人在,這就可以解釋大學學歷貶值的現象。
以 上是製造業的狀況,在服務業方面,我們亦觀察到類似的情形。勞委會將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分為六類:第一類非技術工及體力工、第二類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第 三類事務工作人員、第四類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第五類專業人員(醫師律師會計師護理師等+儲備幹部)、第六類:主管及監督人員(約65萬人)。
初階人員可以從事的第一類到第五類人員總數約300萬人,過去十年的變化情形如圖八。而適合大學畢業生所從事的專業人員及助理專業人員人數比例不到四成(參考圖九),民國92年時為35.3%,101年則是39.4%,微幅上揚,十年來變化不大,平均為37%。
在薪資方面,服務業大學畢業生從業類別起薪變化如圖十所示,亦有大學生接受了事務工作人員及服務工作人員的待遇,起薪22K的大有人在。
從 以上的數據觀察,我們可以推估學用落差的根本問題所在。製造業適合大學畢業生所從事工作(技術員及工程師)的從業人數比例不超過三成,而服務業適合大學畢 業生所從事工作(助理專業人員及專業人員)的從業人數比例不超過四成。但我們訓練出了那麼多的大學畢業生(已達七成),產業界並沒有提供那麼多適合的工作 機會給大學畢業生,因此,大學畢業生就找不到適合的工作。
另一方面,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產業界所最欠缺的是勞力工、作業員(製造業)或體力工、服務工作人員(服務業) ,但大學生不願意做,又無適當的人力可用,當然只有大嘆找不到人了。
在 工業發達的德國,選擇技藝路線(高職或專科)及學術路線(高中)的學生比例差不多是七比三,但在臺灣,國中畢業生選擇技藝及學術的比例則是4.5比 5.5,而選擇高職的學生又有超過八成進入了大學。「廣設高中大學」教育政策不但影響了人力結構及經濟發展,所導致的學用落差及「用非所學」問題並可能造 成社會的動盪與不安。
在找到了這個問題後,我們認為,調整人力結構及促進產業升級為刻不容緩的工作。具體建議如下:
1.依照國家需要、產業發展、適性需求等因素調整大學目標與任務。
2.修訂大學法,將大學分為一般大學及科技大學兩大類,各有其宗旨與教育目標。
3.建立大學退場機制,處理功能不彰的大學。
4.產業界應加速升級,善加利用臺灣豐沛大學生資源,以符合網路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
5.加強推動技職教育,提供產業界足夠的人力。
6.政府應進行人力資源的深度分析,並據以規劃教育大政方針。
如同「廣設高中大學」教育政策造成的影響在數十年後才會具體呈現,人力結構及產業結構的調整絕非一蹴可幾。但如果今天不趕快做,明天就要後悔。期待政府能立即審慎研議上述建議事項,並提出具體因應措施。
王立昇臺大應力所教授
李大任臺大政法中心兼任助理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