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機械仿冒:中國第一、德國第二



2014.6

經濟縱橫

機械仿冒:中國第一德國第二

眾所周知,令德國經濟蒙受不少損失的山寨產品主要來自中國。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德國幾年前已躍居機械仿冒排行榜的第二名,僅次於中國。
Plagiate Hochdruckreiniger
(德國之聲中文網)齊默爾曼(Steffen Zimmermann)是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 產品和技術保護工作組的負責人。他近日公佈了一項其聯合會針對機械製造業仿冒所做的最新調查。2003年以來,該聯合會每兩年都會就此主題對其成員企業進行調查訪問,遭遇剽竊的企業的數量每次都有所增長。
齊默爾曼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我們的最新調查結果再創新高:超過70%的企業遭遇仿冒。""由此僅對機械設備製造業、在2013年一年中造成的損失就高達約79億歐元。" 齊默爾曼介紹說,近80億的營業額可以為該行業創造約3.8萬個工作崗位。
地下工廠
幾乎所有一切有利可圖的產品都遭到剽竊。齊默爾曼介紹:"有時甚至整部機器都被仿冒。也就是說,金屬和機器內的軟件被複製。接下來是配件,有時也只是外觀設計遭到剽竊。"他繼續說:"這種情況下,機器內部構造截然不同,也不具備相應功能。這種其實是我最願看到的贗品。"因為證明這些產品是惡意仿冒較為容易。
受訪的企業稱抄襲者主要是其競爭對手。齊默爾曼繼續介紹:"其次是所謂的'地下工廠',也就是在後院或者車庫作坊裡,在極其惡劣的情況下進行生產。"位居第三位的是有剽竊行為的顧客和供應商。
德國的高科技仿冒
Steffen Zimmermann, Geschäftsführer der AG Produkt- und Know-how-Schutz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 產品和技術保護工作組的負責齊默爾曼
提及後院作坊,人們不禁會想到 中國 --該領域的領軍者。72%被發現的贗品來自該國。但是令人震驚的是,根據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的調查顯示,23%,即幾乎每四個贗品裡就有一個來自德國。德國剽竊者由此取代了剽竊大國排行榜上的土耳其,位居第二。
"這其中自然有多種原因。" 齊默爾曼解釋說:"首先是在德國人們有揭示不正當行為的意識,例如您和我,我們都是這些產品的購買者。德國人買東西依舊先看價錢,再看質量。"中國的贗品被認為質量低下,德國的複製品則被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稱為高科技仿冒。該聯合會在其研究調查中寫道:"這些高科技抄襲表明,要嚴肅對待德國國內的威脅。"
索賠事件不斷增加
大部分這類贗品通過所謂的"軟件再工程"生產製造。人們拆裝一項產品,分析所有零件、結構和功能,目的是低成本地仿冒該產品。10個贗品中有7個是通過這種方式產生的。之後才會運用到技術外流,比如通過曾經的工作人員。而典型的工業間諜僅佔15%,位置較為靠後。
四分之一所有受訪的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倍受被抄襲之苦。除了營業額下降以外,他們遇到越來越多的顧客索賠事件,這些顧客以為自己買到的是真品。齊默爾曼提醒說:"如果生存面臨威脅,企業很可能受到長​​期影響,要擺脫這種困境也很困難。因為經常根本無法證明一件產品曾是贗品。例如,這件產品已被燒毀。 "
作者:Rolf Wenkel 編譯:安靜
責編:李京慧

DW.CO​​M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