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評" 蔡英文此次的演出",Transforming Leadership:產官學界的管理迷思









談Peter Drucker和 W. Edwards Deming 的領導論,偏重後者的領導14要點;針貶馬英九和柯文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8AU22m_PY

Transforming Leadership:產官學界的管理迷思-- 鍾漢清 2016-04-27

 

Transforming Leadership:產官學界的管理迷思 鍾漢清 2016-04-27 unabridged
從戴明的管理觀點,談台灣新政治領袖的特質 ("產官學界的管理迷思":批評馬英九與柯文哲)…

-----

蔡英文此次的演出固然討好了北京及藍營,但失去了掌握平衡的藝術


蘋論:南海事件的新九二共識



2016年07月15日


.......陸誘間接承認一中
中國和台灣藍營在壓迫蔡說出九二共識失敗後,透過南海事件,已將承認U形線或9段線當成「新九二共識」,計誘蔡親口承認。中國雖在仲裁案大敗,若能讓小英說出捍衛U形線或9段線,等於間接類似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且認同大中國民族主義、又離間了台美關係,也不無小補。
蔡英文給北京雪中送炭的舉動,是否惹得美國、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不高興,目前還不知道;不過對南向政策的傷害必須仔細評估。
換句話說,蔡選擇否定美國及東南亞國家都樂見的仲裁結果,只為改善與中國及藍營的關係,是否划得來,令人困惑。
裁決書認定太平島是礁不是島,讓台灣社會群情激憤,以為會影響日後台灣在該海域的捕魚權,其實剛好相反。因為太平島是南海爭議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如果太平島是礁不是島,那所有的島都是礁,菲、越等國即無法主張200浬經濟區,只有12浬的領海主張。目前南沙群島有18個島礁,中國佔有7個、菲3個、越6個、馬來西亞1個、台灣1個。大家都沒有200浬經濟區,漁場就廣大又可自由來去,法理上對台灣捕魚頗為有利。
裁決書中有12次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當局」,蔡政府竟無抗議,是不是也做給北京看?如果是,跟國民黨沒兩樣,以後沒有立場批判國民黨的兩岸態度。蔡可以抗議裁決,但無須大張旗鼓登艦喊話,更無須登島表態。蔡此次的演出固然討好了北京及藍營,但失去了掌握平衡的藝術。狂熱民族主義使人失去理智,是「邪惡的美德」,習近平就是大例子,蔡英文是小例子。 




++++
蔡英文應不應該此時登太平島,也許在電影裡面可以找到答案。
好萊塢電影「驚爆十三天」是部非常值得細看的片子,全片描寫美國面臨古巴飛彈危機,甘迺迪總統和他的團隊如何運籌帷握化解重大危機。
片中有一段對白讓我印象深刻。美國為了掌握蘇聯在古巴佈署彈道飛彈的最新進度,決定派偵察機前往蒐證。飛機出發前,甘迺迪幕僚(凱文柯斯納)飾演,打電話給偵察機飛行員告訴他「我要你答應我一件事,你絕對不能被擊落」
那位飛行員一頭霧水無法理解為何要這樣命令他,因為偵察本來就有風險,就算被擊落也是命,只好回答「我一定盡全力完成任務」。凱文柯斯納接著說「因為如果你被擊落,總統就必須對古巴宣戰,而現在總統並不想這樣做」
最後飛行員順利達成任務,當然有受到攻擊,機身上彈痕累累,不過,最後以「鳥擊」結案。
當時甘迺迪政府面臨極大主戰輿論壓力,特別是來自軍方。如果他向古巴宣戰勢必獲得滿堂采,聲望一定升高。但甘迺迪心裡明白,向古巴宣戰就是和蘇聯開戰,而和蘇聯衝突並不符合當時美國國家利益,所以他決定用外交手段解決飛彈危機,事後證明他當時的判斷是對的。
當國家元首,時時刻刻要以國家利益為最高決策原則,中間必須忍受許多壓力和誤解,如果在壓力下作決策,對國家所造成的傷害將無法挽回。
南海仲裁傷害許多台灣人的感情,群情激憤,但元首如果不能冷靜,從國家利益大戰略思考,也跟著喊打喊殺,很容易做出錯誤判斷。仲裁全文多達500頁,有幾個人看完,給蔡英文一點空間和時間,讓她做出最符合國家利益的決策吧!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