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勞保、公保改革 代價誰付?(天下)

一份份退休金的精算報告,原本是要對政府、民眾、雇主預警,卻演變成社會恐慌與對立的源頭,爭論誰拿得多、誰拿得少。攸關每個人的四大社保基金,非改革不可。每種改革方案,有哪些應付的代價?
精采重點:
勞工保險、軍公教人員的退休撫恤,甚至○八年開辦的國民年金,合計一千四百多萬人參加的退休養老年金保險,如果不改革,從六年後開始,將陸續入不敷出,付不出當年退休的年金,最後,終將面臨破產。
即使由政府負最後保證責任,不逐步提高保費,由國家編列預算支付,這也不是對全民最有利的選擇。因為政府財政困難,要支應龐大的年金給付,只有增稅一途,最後還是全民埋單。
是什麼事都不做,任由虧損破洞擴大;還是多繳一點保費、犧牲一些權益,讓年金保險制度繼續走下去?所有選擇都有代價,長期而言,到底哪種選擇對民眾最有利?
在勞保傳出將破產消息、輿論討論鼎沸之際,《天下》記者連續四天守在立法院。制度改不改、怎麼改,決戰場都在這裡。
要改革 但別從我做起?
十月二十四日的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一口氣來了財政部、國防部、勞委會等各部會的上百位官員。這一天,會議的主題是如何健全各項保險制度的財政。
一個星期前,社福委員會討論的是勞保條例的修正。一一三名立委,總共針對勞工保險條例提出了五十一個修正案。如果加上行政院的對應提案,平均每兩位立委就有一個主張。
這其中,包括政府撥補勞保基金潛藏負債、讓實習醫生納保、特定船東與眷屬適用較低的費率等等。每一項提案、主張,都牽涉到國家預算的分配,也都可能加重國家財政困境。


「台灣的社會年金險陣痛,早在百年前的英國就已經走過,」台大社工學系助理教授傅從喜說。
英國在一九○八年開辦老年津貼,提供所得在一定水準以下的老人年金給付。但後來因為貧窮問題,可以請領的人數太多,因此開始增加請領的限制。「像是請領年齡延後到七十歲、給付金額減少等,」傅從喜說,「社保制度的改革不可能一勞永逸,要隨著社會環境不斷調整。」
傅從喜分析,保險費率的高低、退休年齡、給付水準,都是一年又一年精算、調整的結果。多數先進國家的年金保險費率都是兩位數,台灣還只是個位數。
以勞委會每兩年委外一次的精算報告為例,要支應未來龐大的勞工退休給付,勞保的最適費率得拉高到近二八%,是現在的三倍。
也就是說,選擇讓勞保不破產,代價是全民多繳三倍保費。

「保證獲利」的迷思
另外一個代價是,儲存這麼龐大的勞保基金,就資金運用的角度上來看,相當不划算。
「大家只看到報告中一再提及的潛藏負債,卻忘了基金現存的潛藏權益,」台北大學財政系兼任教授黃世鑫說。
所有的社會保險開辦初期,因為繳保費的人多、請領的人少,都會累積相當的資金,讓我們現在的勞保、公保、退撫等,累積了一兆兩千多億。
這些基金,就是被外界批評常常拿去為股市護盤的基金。尤其,基金被規定要創造出一定的收益,反而更難運作。


大家都知道,「保證獲利」的投資商品往往都是陷阱,卻要求政府代管的這些基金要創造出法定收益,結果當然是得由政府編預算來補足。
黃世鑫指出,「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要付的錢,現在就先儲存起來讓通膨吃掉,這不是現代社會的做法,」他說。
除了馬上提高費率,我們也可以選擇改變保險制度的財務認知。
就像全民健保,本身並沒有累積基金,每年根據未來一到三年的醫療費用支出預估調整費率,達到年度的收支平衡。
「二代健保就是用補充保費的方式找財源,這就是政府負最後責任下運作的結果,」黃世鑫說,「財務認知的調整也是解方,但必須大家有共識。」
這個選擇的代價之一,是經常要面對調高保費。
儘管改革的方式存在歧見,但是,此時卻是一次最好的機會。因為危機感,讓全民幾乎都正視制度必須改變,也開始學習計算保費、推估未來可能的退休金。
其實,我們曾經有過一次讓制度比較公平的機會。
○八年國民年金開辦前,傅從喜就接受內政部委託,研究德日美韓四個國家的年金改革。當時也提出兩個方案,一個是將勞保、公保等全部整合成單一制度,提供國人退休的最基本生活保障,而讓退撫、勞退等成為雇主與員工負擔的第二層保障。


「但代表我們的國會,選擇了另外開辦國民年金,並且提高了勞保的退休給付,」傅從喜說,「這也讓幾種不同制度的差異加大,成為現在社會紛擾的原因之一。」
那一次的選擇,我們付出了勞保破洞變大的代價,也失去了讓全民在第一層基礎年金更公平的機會。
「像是農保,一個月繳七十八元,老農津貼一個月七千元,比起繳幾百元的國民年金划算很多,」傅從喜說,「直到現在,讓第一層年金拉齊的討論都沒停過。」
儘管退休基金面臨破產危機,但危機就是轉機,要把握這次改革契機。但在做選擇前,大家都需先想清楚代價。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