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中国终结内外资企业"税制有别"

新闻报道 | 2010.12.02

中国终结内外资企业"税制有别"

从2010年12月1日起,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个人都必须和内资企业一样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标志着中国内外有别的税收制度的终结。


"买方市场"导致外资优化选择

从1994年开始,中国先后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随着今年12月1日起加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两 项税收,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再享受任何税收上优惠的待遇。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周继忠看来,这是中国积累外资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也 凸显了中国对外资进行优化选择的发展方向:

"我们在吸引外资时现在已有更大的选择性了,并不是只要是外资进来就无条件欢迎。我们对什么样的外资优先引进,什么不要引进是有一个标准的。我们对 新技术、新能源以及比较有发展前途的朝阳工业领域的投资是比较欢迎的。对普通的成熟行业,主要利用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利用中国的资源,土地资源的优 势来生产,来赚取加工利润的外资我们已经不是特别的欢迎了。"

据中国官方数据,外商对华投资累计建立企业近69万家,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外资企业给中国带来就业和先进的技术,促进了中国国际贸易 量的增加,但另一方面,尤其是从事加工行业的外资企业逐渐成为本国企业的竞争者,而其竞争优势部分归功于中国宽松优惠的外资政策。此外,依赖出口和投资的 中国经济虽然获得了巨额贸易顺差,但在利润的分配方面,中国政府和中国的劳动力得的是小头,而大部分利润由外资获得。

宽松环境一去不复返

如今,随着中国市场劳动力成本上扬、砍掉外资的税收优惠以及其它的政策倾斜,外资在中国享受的宽松待遇和环境看来一去不复返了。这对德国在华企业以及未来的投资力度影响如何呢?

周继忠说:"德国是一个工业强国,它在制造业上的投资非常强劲,他们在中国投资更主要地是看重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希望从中国市场的发展中获 取长久的利润。中国目前这种政策和优惠的取消,对他们的决策没有实质性的,或者太大的影响。对他们来说,抱怨归抱怨,生意照样做。而且抱怨的内容往往不是 取消优惠或增加税收,而是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在竞争时,它们觉得中国政府偏袒自己的企业,强力发展自己的产业。他们觉得被排除在中国潜在的市场发展之外, 因此而抱怨。"

外资企业抱怨增加

据记者了解,对于此次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两税征收,德国在华企业普遍感到较为突然。从10月18日下达通知到12月1日执行规定只有一个 多月的时间,事先中方也没有与外资企业以透明的方式谈到该问题。德国驻华商会担心,一些本来就利润微薄的在华德企无法承受利润下滑的压力,而另一些企业会 提高产品价格,将成本费用的提高转嫁到客户身上。

中国新华社近日发表评论说,在华外企应主动适应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所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但外资的投资结构是否确实能朝着高技术,新能源以及朝阳工业的方向发展,则并非凭中国政府的主观愿望就能够实现。周继忠说:"既然有那么多外资企业,而且是世界上在中国投资有名的大公司的老 总们都抱怨说,中国的投资环境向坏的方向变化,我想不会是空穴来风。但如果我们鼓励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能够给国家利益带来更多的好处的话,那么外资企业的 抱怨也只能作为一种成本来接受了。"

作者:乐然

责编: 谢菲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