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間煉獄:疫情、戰爭、窮困 (295期):Covid in China :
He faces the choice between enforcing zero-covid even more strictly, which would invite a recession and public fury, or allowing the disease to spread, with calamitous loss of life
Minxin Pei, a Chinese-American academic, says that Xi Jinping faces two dilemmas. One of which is how he should rule “if his uncompromising style and ideological agenda are no longer palatable” to the Chinese people
---
官媒《人民日報》12月1日刊文指,封控應“快封快解、應解盡解”,野村分析師認為,孫春蘭的講話,加上廣州明顯放鬆新冠管制措施,發出了另一個強烈的信號,‘清零’政策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結束。
Xi Jinping faces a defining moment. He has turned a health crisis into a political one—and has no good fix https://econ.st/3XKXkbI
據知情公共衛生工作人員稱, |
****
烏克蘭總統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高層顧問 #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1日表示,自從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 以來,已有多達1萬3千名烏克蘭士兵陣亡。他並補充說,澤倫斯基將在「適當的時刻來臨時」宣佈官方數據。不久之前,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 #密利(Mark Milley)曾指烏軍死傷跟俄羅斯的10萬人差不多。
*****
以下是台灣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對中國最新疫情的分析,和對在中國的台灣人如何應對的建議,值得參考。
*****
以下是台灣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對中國最新疫情的分析,和對在中國的台灣人如何應對的建議,值得參考。
「根據指揮中心疫情監測,近期中國的疫情持續升溫,值得關注。
相信大家對於COVID-19 Omicron變異株的高傳染力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而目前在中國流行的BF.7及BA.5.2 次變異株的傳染力更有過之。因此即便是在中國嚴厲的封控下,疫情也難以清零。更何況「白紙」後,整個防疫政策已有明顯的轉變,封控力量應會大減,這樣疫情持續擴散的可能性將會大增。而依據各國經驗,疫情初期個案的增加速度大都是以指數型快速成長。
分析起來,中國面對疫情擴散會面臨很多嚴峻的挑戰:
1. 這將是中國遭遇到的第一波真正全國性疫情,而第一波疫情會衝擊最脆弱的族群,包括超高齡者、嚴重共病、完全未施打疫苗、長照機構住民...等,將會造成嚴重的損傷。
2. 在免疫力方面,中國目前確診人口比例極低,自然免疫保護力可說是沒有。另外中國雖有多款自製疫苗,但在保護效益上或許未臻理想。而整體接種覆蓋率,尤其是高齡族群,離期望的標準仍有相當大的距離。
3. 在治療方面,各種有效抗病毒藥物的準備狀況不得而知,但以龐大的人口數量來估計,應該是有很高的難度。而醫療資源的量能,在他們廣大的國土上應該是有數量及分佈的問題。尤其面對短期急遽增加的全國性醫療需求,將是非常核心且難解的狀況。
4. 如果疫情此刻開始蔓延,那預期約會在2個月到達高峰,除了正值寒冷的冬季,更會遇到農曆春節返鄉、春運、群聚...的挑戰,可以說是最不好的時間點。
5. 即便Omicron的致重症及致死率不算高,但在前述的因素下,加上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其產生的傷亡絕對數字會令人非常憂心。
基於這些因素,個人認為中國進行舉世最嚴格的疫情封控是有其考量的,主要是以拖待「變」。的確這樣的策略成功的避開了致重症及致死率高很多的Alpha、 Delta等變異株,但目前卻未能等到比Omicron致重症致死率更低的變異株,就可能要面臨攤牌,而且已經付出了經濟上及民心上很高的代價。以防疫及醫者的角度來看,衷心希望中國人民能在最小的損傷下,成功的渡過這個艱巨的疫情挑戰。
對於在中國工作、求學或居住的國人,建議要儘速接種疫苗,尤其是年長、有嚴重疾病的人。另外也要特別留意老人及幼童的保護。如果有長期醫療需求的國人,建議評估當地疫情狀況,考慮提前返國,避免因疫情造成的醫療排擠而延誤疾病診治。而即將或計劃前往中國的國人,建議務必打好次世代疫苗再出發,同時也隨時留意當地疫情發展狀況,依自身條件考慮出發時機。對於中國疫情狀況的判斷,由於他們統計的方式不易理解,建議在那邊可以觀察醫療院所使用情形,並留意週邊的人確診的比例,來做研判的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