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The Easterlin Paradox

唯有分享財富,我們才會更快樂;倫敦商學院研究闡釋令人費解的伊斯特林悖論

香港2016年2月22日電 /美通社/ -- 一位倫敦商學院專家指出,只狹隘地以提升國內生產總值為焦點,往往會衍生短視的經濟政策。一項新研究發現,如一個國家的財富提升,但社會不平等情況增加,其國民並不會感到更加快樂。
由倫敦商學院組織行為學助理教授 Selin Kesebir 及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 Shigehiro Oishi 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個國家能均勻地分布其經濟增長所得,其國民才會更快樂。
Kesebir博士解釋:「我們的研究為財富增加不一定令人更快樂這過去半個世紀其中一個最令人費解的社會學發現,亦即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論(Easterlin paradox),提供了一個解釋。」
「我們發現只有在財富均勻地分布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增加才會讓我們感到更快樂。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國家即使能成功提升國內生產總值,亦往往無法提高人民的快樂指數。而我們都知道較快樂的人,生產力也會較高,所以人民感到快樂實在十分重要。均勻地分布財富能孕育一個良好的循環 -- 有更多快樂的人以更高的生產力為國家的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研究結果的發表正值當今全球收入差距不斷擴大之時。樂施會最近發表名為《1%人的經濟》的報告指出,全球財富比過去任何時候更為集中,而62位億萬富翁的身家相等於全球35億最貧窮人口擁有的總和。
Kesebir 博士指出:「當財富只集中在一小撮人手中,社會上其他人會感到不公平。」
Kesebir 博士解釋:「當增加的財富得以在各範圍內更平均地分布,我們往往會看到人們對生活的滿足感亦有所提升。例如,在收入差距較窄的北歐,人民的快樂感會隨國內生產總值增加而上升。芬蘭的國內生產總值與人民快樂感的關係最為密切。而在不少拉丁美洲國家,財富只集中在小部份精英手中,即使國家財富有所增加亦不會令人民更快樂,人民的快樂水平和經濟增長甚至會背道而馳。」
Kesebir 博士及 Oishi 教授分別把34個國家,包括16個已發展國家及18個發展中的拉丁美洲國家,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快樂的關係分兩組數據審視。
他們發現當收入差距擴大,經濟增長對人們的快樂水平會有較少的正面影響及較多的負面影響。該項研究的結果對已發展國家及新興國家的經濟政策均具有重要意義。
「各國必須明白要令國民更快樂,只追求增添財富並不足夠。貧富懸殊情況嚴重的國家需要意識到,人民不一定會因經濟財富增長而感到更快樂。」
在此刻社會氛圍當中,該研究的結果尤具意義。在美國,收入差距正日益擴大,人民的快樂感一直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但美國並非單一例子,假如其他國家不為經濟政策討論重新定調,亦將會步其後塵。
編註:
關於倫敦商學院
倫敦商學院的願景是提出具影響力的見解,為全球營商的路向作出貢獻。學院的研究備受推崇,讓其長期高踞全球十大學府之列 。
其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名列前茅*,為全球管理人員提供學位及屢獲殊榮的行政課程**。
倫敦商學院於五大國際城市倫敦、紐約、香港、上海和杜拜均提供課程,具備優勢為來自130多個國家的學生作好裝備,迎接今時今日的商業環境。學院擁有來自150多個國家、逾4萬名校友,能提供豐富的知識、業務經驗和環球人際網絡。
倫敦商學院共有157名教學及研究部門教職員。他們來自30多個國家,專責7個學科領域,包括會計、經濟、金融、管理科學及營運、市場學、組織行為及策略與創業。
*2013年《福布斯》國際工商管理碩士排名、2012年《彭博商業週刊》國際工商管理碩士排名及200920102011年《金融時報》工商管理碩士排名
**倫敦商學院與達能集團合作十年,榮獲2013年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卓越實踐獎

The Easterlin Paradox is a key concept in happiness economics. It is named for the economist and USC professor Richard Easterlin, who discussed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happiness in a 1974 book chapter.[1] Easterlin argued that while within a given country people with higher incomes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being happy, this would not hold at a national level, creating an apparent paradox. [1] He reported data apparently showing that reported happiness was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er capita GDP, among developed nations. Examining trends within nations, he suggested that the increase in income in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1946 and 1970 contrasted with flat levels of reported happiness, and declines between 1960 and 1970. These claimed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level and person-level results fostered an ongoing body of research and debate.[2]
Recent research has utilised several measures of happiness, including biological measures,[citation needed] showing similar patterns of results .[citation needed] This goes some way to answering the problems of self-rated happiness[quantify]. The claim was taken up by Andrew Oswald of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in 1997,[3] driving media interest in the topic.[citation needed]

Contents

  [hide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