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訪 鈴木修SUZUKI Osamu :輕型車,與時俱進





鈴木修SUZUKI Osamu   鈴木株式會社董事會會長兼社長。1930年生於岐阜縣內呂市。中央大學法學系畢業後就職於銀行工作,1958年4月進入鈴木汽車工業(現鈴木汽車)。該公司第二任社長鈴木俊三的女婿。1978年擔任社長,2000年6月起擔任會長。2008年12月再次兼任社長。他堅持貫徹「現場主義」(※1),花了30年時間,造就了一個年營業額達3兆日圓的大型企業,其規模是他接任社長之初的10倍。主要著作有《咱,是中小企業老闆》(日本經濟出版)等。


輕型車,與時俱進——訪鈴木汽車公司會長兼社長鈴木修
財經[2015.01.23]其它語言:日本語 | 简体字 |


從生產織布機起家

——2014年3月,企業集團總利潤創歷史新高,達到1877億日圓。在輕型車領域,鈴木汽車的制勝法寶是什麼?

「我公司1909年創業,從製造織布機起步,這工作一直做到1945年戰敗。此後到1950年的幾年間,靠生產一些菜盆飯鍋之類日常用品,藉以糊口度日。聽說濱松(公司總部所在地)當時像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了60多家機車生產公司。這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這裏是戰前的飛機製造業基地;其次,本地有家濱松高等工業學校(現靜岡大學工程系的前身),該校的畢業生滿足了大量的技術人才需求。」

「開始製造機車時,工程師的99%是畢業於濱松高等工業學校的設計技術人員,另有來自國營鐵路(現在的JR東海)中部鐵道學園(現在的JR東海濱松工廠)的專業人員,再加上一群被稱為「老師傅」的技術工人活躍在生產第一線。靠這些人形成的『三位一體』,在這裏打造起了一個機車產業。另外,我公司的創業者1936年購買了英國的『Austin』車並對其進行分解,開始了汽車的研究工作。織布機基本都是鑄鐵部件,非常耐用,3、40年也無需更換,由此聯想到把織布機的製造技術應用於汽車製造,在這一點上似乎和豐田汽車公司如出一轍。」

以織布機起家的鈴木汽車公司


公司存亡危機,25年一週期

「我於1958年進入鈴木公司。在此之前,濱松的多數機車製造公司已被淘汰,而本田、山葉和鈴木這三家則倖存了下來。我認為,公司存亡的危機和商品壽命一樣,大約是以25~30年為週期的。就鈴木而言,從織布機轉向在國內生產銷售機車,到機車的出口及外國製造,再到同時製造輕型車,一直在與時俱進,尋求不斷發展。所以說,機車這碗飯我們在國內吃了約30年,其後一直靠出口機車、進而又依賴微型車在吃飯。」
——從機車擴展到微型車領域,為貴公司到來「飛躍」性發展了嗎?
「要說為什麼從生產機車擴大到微型車的話,那是因為機車的引擎排氣量在當時最大也只有250cc左右,360cc的輕型車,說起來就像是為機車的引擎裝上了一個汽車的外套,技術上感覺比較接近。豐田和其它大公司已經在造汽車了,從機車生產邁進汽車生產領域,我們起步是最晚的。所以,我們有自知之明,專注於製造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汽車,自然就把重點放在了微型車上。」
「回頭來看,創業者和第二任社長把目光從織布機轉向機車和汽車,的確有先見之明。我實際上是第三任社長,第一任和第二任社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不過是沿著他們開闢的道路繼續走下來,沒有犯什麼大錯罷了。」

與時俱進:重新審視微型車的市場地位

——您謙虛了。在微型車領域,從1973年到2006年的34年裏,鈴木汽車公司一直保持了「日本第一」的桂冠。如此持續飛躍的發展,還不是全靠鈴木會長您高超的經營方略?
「這可以說是趕上了時代潮流。當初社會上一般人認為,『微型,那算不上是汽車』,還有意見說,『小車子在路上走來走去很危險,趕快廢了吧』,一時間微型車的命運,如風中殘燭,奄奄一息。但星移斗轉時過境遷,『微型車麻煩』的時代,轉眼間變成了『微型車也不錯』的時代,繼而人們的觀念進一步轉變,認為『微型車足已』,並且在今天已經獲得了『微型車體型小巧性能也好,沒必要開大汽車』的社會認同。時代變了,對微型車的評價也有了天壤之別。」
「鱸魚,在日本還被稱作『出世魚』(在日語中出世非出生之意,而是晉升、成功之意。因此出世魚也就是會晉升的魚之意──譯註)。這種魚在生長的不同階段,名字也有所不同,在這一點上,微型車也是一樣的。對於收入比較少的人來說,微型車經濟實惠,因此深受好評。以我們的能力,製造微型車才是最佳選擇,所以我們不去步其它公司之後塵,全力以赴死守微型車陣地,幾十年如一日埋頭苦幹於微型車的製造。」

轉戰微型車,避免血拼機車市場

——在農村地區,微型車深受用戶歡迎,已經成為代步工具了吧?
「在我就任社長後的第2年,也就是1979年,我們以前所未有的47萬日圓低價,推出了決定公司命運的輕型車ALTO,結果意外地大獲成功。以此為契機,公司將主打產品從機車轉向了輕型車。當時,本田和山葉兩家公司圍繞機車市場展開激烈競爭,即所謂的『H(Honda)Y(Yamaha)戰爭』。我們鈴木位居第三,如果受到它們的影響,後果不堪設想,我們有點像是在月黑風高中,逃離出了機車市場一樣(笑)。『三十六計走為上』,我們『走』向了輕型車領域,與微型車『相依為命』,謀出了一條活路。從此,微型車一路凱歌,不斷發展壯大。」
鈴木歷史館中,展出了馳騁在全國各地的微型卡車

在印度的產量超過日本

——貴公司還一直在國外不遺餘力地推銷輕型車……。
「在國內銷售微型車的同時,我們還在海外從事微型車的生產製造,這出乎意外地是一種冒險。印度今年生產了120萬輛,超過著日本國內的90萬輛,雄踞第一。印度是擁有13億人口的市場,由於人均收入也較低,所以小型廉價的汽車受到歡迎。雖然排氣量在1200~1300cc的小型轎車也很暢銷,但半數還都是1000cc以下的。」
「在巴基斯坦,生產量雖然不多,但在該國汽車銷售量排行榜上,鈴木依然位居第一。我開拓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市場,與兩國政府合資建設了工廠,可謂得到名副其實的舉國支持並獲得了成功。後來,我們還把業務擴展到匈牙利、印尼和泰國。由於過去我們向那裏出口機車,所以微型車在當地遇到的阻礙出乎意外地少。」

有的放矢,瞄準亞洲市場

——今後仍將積極拓展海外事業嗎?
「我公司的機車主要出口北美,在歐洲、亞洲以及非洲、中南美的業務也沒放鬆。不過,當反省迄今通過以已開發國家為中心開展的全球事業時,我們認識到,本公司主打的汽車市場還是應該在亞洲地區。豐田汽車等大公司瞄準北美、歐洲的戰略是正確的,不過以我們這種中小企業的實力,與其注重北美和歐洲的已開發國家,更現實可靠的做法倒不如說是依賴亞洲市場。我們要在亞洲下大力氣,咬定青山不放鬆。」
「與亞洲各國做好關係,就不怕沒有商機。北美的人口規模是3億人,EU地區是4億人。對比一下,中國人口14億人,印度13億人,其它擁有1億人以上人口的國家還有印尼、菲律賓等,除了日本還多著呢。世界人口的一半在亞洲,只要敢於開拓,機會還多得很!」
——汽車產業今後仍能引領日本經濟嗎?
「在近10年中,家電產業已被中國、韓國的廠商追上,而日本的汽車產業毫無疑問地還穩穩地保持著引領世界的地位。但是,觀察一下中國的汽車市場,我們發現整個2,000萬輛規模的市場中,GM、VW、豐田和日產等海外廠家製造的汽車僅占500萬輛的份額,其餘1,500萬輛均由當地廠家製造。這表明中國的汽車製造能力正在迅速提高。」
「韓國的汽車製造商也像家電業一樣,如現代汽車等正與日本汽車廠商展開著短兵相接的白刃戰,日本總算還勉強地維持著品質優勢,所以未來10年時間也許還能引領世界。但是,為了在下一個10年裏依然能夠一如既往地站在世界前列,我認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至於鈴木汽車,我們把研究開發部門同時設在了日本和印度,我認為不能老想著永遠由日本人自己做,要謀求轉型讓印度人來生產、銷售、經營,也就是通過推進『當地生產當地銷售』來提高競爭力。」
「既然是企業,那麼就隨時會有被其它公司追上的可能。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就要千方百計地先人一步加倍努力。日本人只要擁有這樣的『研究心』和『探求心』,事情就好辦了。遺憾的是,這種熱情在不斷退化。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也是濱松人,像他那樣,願做別人不做的事情,別人已經放棄的事情,只要有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的人存在,日本就高枕無虞了。」

微型車稅上調是欺負弱者

——從2015年4月開始,將提高「微型車稅」……。
「到目前為止,微型車稅與小型車相比較為便宜。之所以沒有被劃入小型車系列,是技術人員長期努力的結果。在規定的引擎排氣量、車身、座位數量等各種苛刻條件下,我們員工付出了非同尋常的努力,改善了微型車的性能。然而微型車剛一被市場認可,卻被某些人盯上了,嚷嚷『微型車稅率太低』。這不是欺負弱者嗎?那是強者的邏輯。」
「通過國際比較來看,對汽車的徵稅,已開發國家一般都在1萬日圓以下。在印度既無車檢,也無持有稅。日本的汽車稅金之高,與新興國家相當。如果是100萬日圓的鑽石,只要附加8%的消費稅,所以花108萬日圓就能買下;而同樣價格的微型車,連稅帶費要花上125萬日圓才能購得。請好好地想一下,鑽石和微型車到底哪個對日本經濟貢獻更大?」

身處資訊時代,何必非選東京?

——鈴木公司的總部設在創業地濱松市,在全世界展開各項業務,這是處於什麼考量?
「我從前曾對第二代社長提議,把總部遷到東京如何?要是東京,可以獲得大量來自世界的資訊……。當時第二代社長是這樣回答我的:『別胡說了!你和我都是做人家上門女婿的,創業者在濱松開的公司,如果女婿把總部遷到東京,不知要被人怎麼嚼舌根呢!』這已是30年前的事了。」
「如今看來也確實沒必要去東京。外國爆發戰爭,訊息通過電視實況轉播隨時可以把握;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即使不在東京也能輕而易舉地把資訊發送到世界各個角落;如果真有必要去東京,從濱松乘新幹線1個半小時就到,可以當天往返,占盡地利之便。最多時,1個月中我有十天都往東京跑。」
「公司與鄉土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本田去了東京,但山葉和鈴木留在了濱松。沒有必要通通都往東京跑嘛!這裏是個風光明媚氣候溫暖的地方,各種成本也低。我公司的員工穿著工作服就出門來上班了。公司今後也將繼續和養育它的鄉土同呼吸共命運。」

活到老,工作到老

——您馬上就85歲高壽了,依然如此精神矍鑠。您有什麼健康秘訣嗎?
「什麼都沒有。只能感謝給了我壯實體魄的父母。我現在每週要打一次高爾夫球,也不坐高爾夫球車,全是自己在綠茵場上走。身體很健康,食慾也旺盛。要說有什麼煩惱,那就是肉吃得過多身體有點發胖。每當大家說我『身體好』時,我都回答他們說:『忙得無暇去死啊。』我將繼續奔走在第一線,活到老,工作到老。」
(2014年11月5日,採訪於濱松市鈴木汽車公司總部)
撰文、照片:高級編輯 原田和義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