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台灣電子業一些面向


這篇沒有全面掌握台灣以及中美的電子業之競爭力  不過給些表面現象

蘋中信:台灣電子業兩隻腳快斷了(謝金河)

更多專欄文章
NB 代工大廠仁寶,在9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宣布以每股50.8元,溢價16.7%合併手機代工廠華寶。這是繼2011年英業達合併英華達之後,國內代工產業 比較大宗的整併行動。由許勝雄與陳瑞聰親自操刀的集團整併,外資圈看法不一,但卻是台灣代工產業整合必須跨出的一步。
台 灣的電子產業在90年代崛起,在美國高科技10倍速成長的年代,台灣電子業為美國大廠代工,先是從華碩帶領的主機板,進而到廣達領軍的筆電代工,再到郭台 銘的鴻海創造全面化的代工機制,最後到晶圓代工,創造了晶圓代工雙雄。這20年來,台灣電子業創造了眾多的電子新貴,電子業也撐起台灣產業的半邊天。

光榮戰史並不長久

但 是,這個台灣最引以為傲的產業,美好的風華卻逐漸落漆,最令人憂心的是品牌與代工都面臨考驗。首先是代工產業隨著中國工資不斷上漲,很多筆電代工廠也跟著 大遷徙,從中國沿海到內陸,最後到越南等東協國家,仍不敵毛利率的壓縮,從毛三到四,最後變成「一不作,二不休」;更可怕的是,代工門檻本來就不高,當台 商深入中國各地設廠,中國也複製台商的經營模式,接著搶單全面化,台商處處面臨中國的競爭,像比亞迪就讓鴻海很頭痛。
眼看著代工產業式微,台灣的 電子業從2000年後開始向自有品牌扎根,在PC領域,台灣誕生了宏碁與華碩;在手機產業,台灣也有宏達電創造了奇蹟。前幾年,宏碁大膽起用義大利人蘭奇 開拓歐洲市場,acer曾經是歐洲第一大品牌,而hTC也在蘋果、三星包夾中奮起,與三星、蘋果在智慧手機形成鼎足而三的態勢。
但台灣在筆電與智 慧手機的光榮戰史並不長久,隨著蘭奇離職,宏碁重組經營戰力,加上庫存調整,宏碁走上衰敗的命運。宏碁在全盛時代,一年稅後可獲利151億元,如今已連續 兩年出現虧損,宏碁的股價從105.5元跌下來,如今徘徊在20元左右,市值也從2836億元掉到只剩578億元,變成一家市值不到20億美元的PC小 廠。

代工須有更大跨度

智 慧手機的宏達電股價從1300元跌到今天,已去掉一個零,市值縮水9成,從超過一兆市值掉到剩下千億左右。在全盛時代,宏達電一年可賺超過7個股本,今年 第三季就宣布虧損29億,EPS是負的3.58元,今年只能求損益兩平就算不錯了。在NOKIA、RIM、MOTOROLA殞落之後,hTC的未來恐難樂 觀。
反觀在中國崛起的聯想,在2005年以17.5億美元併下IBM個人電腦部門,其間經歷了很多重組與挑戰,如今漸入佳境,聯想從PC轉向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大有進展,聯想的智慧手機今年上半年拿下全球銷售第五名的佳績。
在 平板電腦,無論是企業用的THINK PAD與消費用的IDEA PAD也都很有競爭力。聯想在新的會計年度營收可達373億美元,淨利也將達到7.58億美元,業績推升股價的上漲,聯想的市值已達847億港元,約台幣 3200億,遠遠超越仁寶的千億,華碩的1700億。
面對殘酷的競爭壓力,台灣的電子業必須重新思考新戰略,像筆電代工不能獨沽一味,必須有更大 跨度,在智慧手機及平板領域有更大的整合;在經營品牌方面,台灣的電子業也必須有全然不同的新思維,大膽起用好的CEO。否則,「別人起,我們落」的噩夢 還會一再上演。最後還要確認一點,地球是平的,未來的競爭沒有國界,只有技術領先,才能禁得起挑戰。這次仁寶併華寶,至少集團有了新思維,我們可以正面以 待。
財金文化 董事長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