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創新造就台灣紡織業復興
報道 2012年12月14日
Justin Guariglia for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興采實業位於台灣觀音鄉的工廠內,一名工人正把布料從染布機中取出。正是興采和寧美這樣的公司重新振興了台灣的紡織業。
台北——陳國欽(Jason Chen)知道全球化威脅到自己的家族生意是什麼滋味。
1992年,他來到中國大陸,為他在台灣的服裝和毛毯企業尋找廉價原材料。在他之前,有許多紡織業內的競爭者都因為大陸免費的土地、廉價的勞動力和寬鬆的環保政策,而爭先恐後地前往大陸。
但是有一次,因為他購買的一批布料存在瑕疵,他的服裝遭到了客戶退貨,他因此損失了大約10萬美元(約合63萬元人民幣)。這件事促使他開始親自處
理布料問題,後來,他成立了興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Singtex Industrial),專註於生產價值更高的防水合成纖維面料。
“如果走廉價路線,就不會有質量保證,”他說,“我們當中有很多人去大陸尋找嶄新而甜蜜的開始,最後卻只嘗到了苦頭。”
興采實業的故事反映了台灣紡織業在過去20年里發生的轉變。紡織業過去曾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支柱,現在它已經讓位給了高科技設備和部件。過去20年,紡織廠和服裝廠紛紛撤離台灣,把注意力放在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產量上。
然而,過去15年里湧現出了一批大量生產高科技面料的公司,紡織業又重新興起。這些公司的產品受到了歐洲和北美品牌的極大歡迎。這些材料主要用於製造滑雪服、運動衫、戶外傢具和消防人員的保護裝置。
在台灣政府資助的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擔任主任的周國村(Robert Jou)說,“這些面料的生產工藝、塗層和層壓過程都很特殊,我們想把這些專利技術留在台灣。”
台灣證券交易所(Taiwan Stock Exchange)2010年的數據顯示,紡織企業的平均凈利潤率為12.7%,而生產半導體、電腦和通訊設備等電子產品的公司,平均凈利潤率則為7.6%。2010年的數據是能夠獲得的最新數據。
興采實業擁有34項專利,其中一項是S.Cafe咖啡紗,這種聚酯布料中使用了咖啡渣,而咖啡渣是從當地7-Eleven便利店和星巴克 (Starbucks)回收的。這種布料能夠吸收異味,為其增添了適合製作運動服裝的附加價值。興采實業的客戶包括添柏嵐(Timberland)和雨果 博斯(Hugo Boss),它甚至已經達成協議,要為利物浦足球俱樂部的隊服供應面料。
在大批台灣紡織企業向中國大陸轉移的時候,陳國欽的公司倖存了下來,但很多其他公司卻倒閉了。根據台灣財政部提供的數據,從1997年到2009 年,台灣紡織品的出口額按美元計算下降了44%。那些沒有進行研發或者沒能力投資進行創新的紡織企業,因為缺乏競爭力而被淘汰出局。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數據顯示,1997年台灣共有7752家紡織企業,而到2010年,只剩下4299家。
“那些生存下來的企業,都專註於創新型產品,以滿足歐美對高價值產品的需求。”台灣政府資助的中華經濟研究院(Chung-Hua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的高級經濟學家陳麗瑛(Chen Lee-In)說。“紡織業屬於低技術含量行業的看法,真的已經發生了改變。”
這種新的商業環境,催生了大批像寧美股份有限公司(Hyperbola Textile)這樣的企業,該公司的24名員工在內湖區一處時尚的穀倉式辦公室里工作,內湖區是台北的高科技中心。
寧美找到了自己的細分市場,即設計滑雪服和雨衣等高性能戶外服裝,該公司同時還是加拿大鵝(Canada Goose)、露露檸檬(Lululemon)和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等品牌的供應商,此外還生產不易褪色的戶外靠墊。
這家公司沒有工廠,它在台灣尋找代工工廠來生產面料。
寧美的創始人王園甯(Tina Wang)說,雖然她的客戶在台灣下的訂單數,比在中國大陸下的訂單數少,但是他們需要可以抵禦惡劣天氣條件和嚴酷環境的面料,但中國的紡織企業通常沒有生產這些材料的技術。
2011年,王園甯的公司及其合作紡織廠為了滿足這種需求生產了350種面料。
“我們選擇留下來,是因為我們看到台灣仍然有極富創新能力的紡織廠,”她說,“不過它們的營銷十分薄弱,我們提供設計和營銷平台,這樣它們就能在全球市場上分一杯羹。”
像興采實業和寧美股份這樣反應敏捷的公司,推動了紡織產業的復蘇。整個產業的出口額2011年攀升到了127億美元,僅比1997年頂峰時的出口額 低24%。不過衡量價值的另一個標準,即紡織品單價,與1999年相比上升了41%,達到每千克5.2美元(約合32元人民幣),這顯示出台灣紡織產業已 經轉向了附加值更高的產品。
在那些轉而生產更昂貴織物的企業,利潤已經大幅提高。陳國欽透露,興采實業2011年的收入較2010年增長了35%,其毛利率在2011年提高到了超過25%(毛利指銷售額減去商品成本)。他計劃讓公司在2013年上市,不過他不願透露更詳細的數據。
王園甯也不願透露寧美股份的財務狀況,不過她表示,“可以說,比台灣大多數科技企業好得多。”
不過好日子可能會很短暫。中國大陸的紡織企業也正在學習和採納起初由台灣投資者帶到大陸的生產技術。經濟學家陳麗瑛估計,大陸技術比台灣落後5到10年,這對台灣企業長期構成壓力,促使其不斷創新。
“我們的企業會帶幾頁紙到大陸,但它們不會帶去完整的手冊,”陳麗瑛說,“我們仍然掌握着超薄、防水、透氣面料的紡織技術。到未來,我們可能需要製造太空服才能繼續領先。”
菁華工業(Kingwhale Industries)董事長黃彥一(Peter Huang)表示,他的顧客是找不到能夠滿足其需求的大陸廠家之後,才找上門來的。菁華工業是一家保暖絨頭織物供應商。
“他們親眼看到我們的產品,對我們說很不錯,緊接着,第二天就帶着我們的樣品飛到上海或者廣州,”黃彥一說,“然後我們收到了一個很難堪的請求,一家大陸廠家要我們教他們怎樣建立生產流程。”
菁華工業正在尋求與美國紡織實驗室開展合作,從而保證技術領先。黃彥一計劃本月前往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購買一項專利,之後再檢查附近的土地價格。該公司可能會在當地建設一家工廠,直接向美國市場供應面料。他的目標是找到一種新的面 料,並將其轉變為像Gore-Tex透氣防水面料那樣家喻戶曉的品牌。
另一家企業,力麗集團(Lealea Group)也在採取相似的措施,建立自己的服裝品牌。這家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尼龍供應商。力麗集團花費一年時間,為FN Ice服裝品牌的新產品線設計了大約150件產品,並於9月在台北開設了這個品牌的第一家門店。
FN Ice創意總監陳慧芳(Zoe Chen)說,台灣可能最終會失去技術優勢,到那時,“獲取附加價值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推廣品牌和生活方式。”
她說,紡織產業需要不斷地適應惡劣的現實,總會有一個國家能夠以極為低廉的價格生產出你正在製造的東西。
“大陸人很聰明,”她評價大陸企業說,“他們會追趕上來,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新的方法來提升這種面料,使它不只是面料而已。”
1992年,他來到中國大陸,為他在台灣的服裝和毛毯企業尋找廉價原材料。在他之前,有許多紡織業內的競爭者都因為大陸免費的土地、廉價的勞動力和寬鬆的環保政策,而爭先恐後地前往大陸。
“如果走廉價路線,就不會有質量保證,”他說,“我們當中有很多人去大陸尋找嶄新而甜蜜的開始,最後卻只嘗到了苦頭。”
興采實業的故事反映了台灣紡織業在過去20年里發生的轉變。紡織業過去曾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支柱,現在它已經讓位給了高科技設備和部件。過去20年,紡織廠和服裝廠紛紛撤離台灣,把注意力放在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產量上。
然而,過去15年里湧現出了一批大量生產高科技面料的公司,紡織業又重新興起。這些公司的產品受到了歐洲和北美品牌的極大歡迎。這些材料主要用於製造滑雪服、運動衫、戶外傢具和消防人員的保護裝置。
在台灣政府資助的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擔任主任的周國村(Robert Jou)說,“這些面料的生產工藝、塗層和層壓過程都很特殊,我們想把這些專利技術留在台灣。”
台灣證券交易所(Taiwan Stock Exchange)2010年的數據顯示,紡織企業的平均凈利潤率為12.7%,而生產半導體、電腦和通訊設備等電子產品的公司,平均凈利潤率則為7.6%。2010年的數據是能夠獲得的最新數據。
興采實業擁有34項專利,其中一項是S.Cafe咖啡紗,這種聚酯布料中使用了咖啡渣,而咖啡渣是從當地7-Eleven便利店和星巴克 (Starbucks)回收的。這種布料能夠吸收異味,為其增添了適合製作運動服裝的附加價值。興采實業的客戶包括添柏嵐(Timberland)和雨果 博斯(Hugo Boss),它甚至已經達成協議,要為利物浦足球俱樂部的隊服供應面料。
在大批台灣紡織企業向中國大陸轉移的時候,陳國欽的公司倖存了下來,但很多其他公司卻倒閉了。根據台灣財政部提供的數據,從1997年到2009 年,台灣紡織品的出口額按美元計算下降了44%。那些沒有進行研發或者沒能力投資進行創新的紡織企業,因為缺乏競爭力而被淘汰出局。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數據顯示,1997年台灣共有7752家紡織企業,而到2010年,只剩下4299家。
“那些生存下來的企業,都專註於創新型產品,以滿足歐美對高價值產品的需求。”台灣政府資助的中華經濟研究院(Chung-Hua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的高級經濟學家陳麗瑛(Chen Lee-In)說。“紡織業屬於低技術含量行業的看法,真的已經發生了改變。”
這種新的商業環境,催生了大批像寧美股份有限公司(Hyperbola Textile)這樣的企業,該公司的24名員工在內湖區一處時尚的穀倉式辦公室里工作,內湖區是台北的高科技中心。
寧美找到了自己的細分市場,即設計滑雪服和雨衣等高性能戶外服裝,該公司同時還是加拿大鵝(Canada Goose)、露露檸檬(Lululemon)和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等品牌的供應商,此外還生產不易褪色的戶外靠墊。
這家公司沒有工廠,它在台灣尋找代工工廠來生產面料。
寧美的創始人王園甯(Tina Wang)說,雖然她的客戶在台灣下的訂單數,比在中國大陸下的訂單數少,但是他們需要可以抵禦惡劣天氣條件和嚴酷環境的面料,但中國的紡織企業通常沒有生產這些材料的技術。
2011年,王園甯的公司及其合作紡織廠為了滿足這種需求生產了350種面料。
“我們選擇留下來,是因為我們看到台灣仍然有極富創新能力的紡織廠,”她說,“不過它們的營銷十分薄弱,我們提供設計和營銷平台,這樣它們就能在全球市場上分一杯羹。”
像興采實業和寧美股份這樣反應敏捷的公司,推動了紡織產業的復蘇。整個產業的出口額2011年攀升到了127億美元,僅比1997年頂峰時的出口額 低24%。不過衡量價值的另一個標準,即紡織品單價,與1999年相比上升了41%,達到每千克5.2美元(約合32元人民幣),這顯示出台灣紡織產業已 經轉向了附加值更高的產品。
在那些轉而生產更昂貴織物的企業,利潤已經大幅提高。陳國欽透露,興采實業2011年的收入較2010年增長了35%,其毛利率在2011年提高到了超過25%(毛利指銷售額減去商品成本)。他計劃讓公司在2013年上市,不過他不願透露更詳細的數據。
王園甯也不願透露寧美股份的財務狀況,不過她表示,“可以說,比台灣大多數科技企業好得多。”
不過好日子可能會很短暫。中國大陸的紡織企業也正在學習和採納起初由台灣投資者帶到大陸的生產技術。經濟學家陳麗瑛估計,大陸技術比台灣落後5到10年,這對台灣企業長期構成壓力,促使其不斷創新。
“我們的企業會帶幾頁紙到大陸,但它們不會帶去完整的手冊,”陳麗瑛說,“我們仍然掌握着超薄、防水、透氣面料的紡織技術。到未來,我們可能需要製造太空服才能繼續領先。”
菁華工業(Kingwhale Industries)董事長黃彥一(Peter Huang)表示,他的顧客是找不到能夠滿足其需求的大陸廠家之後,才找上門來的。菁華工業是一家保暖絨頭織物供應商。
“他們親眼看到我們的產品,對我們說很不錯,緊接着,第二天就帶着我們的樣品飛到上海或者廣州,”黃彥一說,“然後我們收到了一個很難堪的請求,一家大陸廠家要我們教他們怎樣建立生產流程。”
菁華工業正在尋求與美國紡織實驗室開展合作,從而保證技術領先。黃彥一計劃本月前往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購買一項專利,之後再檢查附近的土地價格。該公司可能會在當地建設一家工廠,直接向美國市場供應面料。他的目標是找到一種新的面 料,並將其轉變為像Gore-Tex透氣防水面料那樣家喻戶曉的品牌。
另一家企業,力麗集團(Lealea Group)也在採取相似的措施,建立自己的服裝品牌。這家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尼龍供應商。力麗集團花費一年時間,為FN Ice服裝品牌的新產品線設計了大約150件產品,並於9月在台北開設了這個品牌的第一家門店。
FN Ice創意總監陳慧芳(Zoe Chen)說,台灣可能最終會失去技術優勢,到那時,“獲取附加價值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推廣品牌和生活方式。”
她說,紡織產業需要不斷地適應惡劣的現實,總會有一個國家能夠以極為低廉的價格生產出你正在製造的東西。
“大陸人很聰明,”她評價大陸企業說,“他們會追趕上來,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新的方法來提升這種面料,使它不只是面料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