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是小丑吗?《志愿军:雄兵出击》由陈凯歌执导,以抗美援朝为主题,将于今年国庆期间上映。电影配小丑海报惹争议。我早就不看陈凯歌的电影了/Are the volunteer PLA army clowns? The poster of Chen Kaige's new film "The PLA Volunteer Army: Heroes Strike Back" with the clowns has caused controversial responses online in China.
陶喆
一部只講唐詩的動畫在大陸電影票房好,即可引發鬥爭。「長安三萬里」全國公映後廣受好評,唯「洛陽市隋唐史學會」8月16日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聲明」:此片觀者眾多,有廣泛影響,為普及歷史知識,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片中部分情節描述與真實歷史不符,極易誤導觀眾,特別教壞青少年觀眾,也影響「歷史人物出生地、事發地」的「同胞感情」。
其中例如:戲中描述李白和杜甫初遇在長安,其實應該在洛陽。洛陽市民看了,很不高興。
為還原真實歷史,維護歷史人物真實性,「洛陽市隋唐史學會」委託河南洛太律師事務所,指派律師團隊向製片方發出律師函,嚴正要求電影製片、導演、編劇等發表糾錯、致歉聲明。
至於要不要向該「學會」賠償人民幣五百萬,則未可知。陪出去的錢,由學會這幾個人瓜分,還是感情受傷害的洛陽市民男女老幼都有份,則更下回分解。
「長安三萬里」以卡通動畫論,是中國民間電影工作者在當前審查嚴重的形勢之下傾注心血之作。
電影的主角是李白,通過一位朋友詩人高適之口講述李白的生平,兼展現唐代長安,告訴今日的中國市場:何謂真正的「盛世」:
1,首先要有性格獨立、自由奔放的李白這樣的詩人。
2,第二是必須有一個不受官方管轄的文化階層:以詩會友。詩、酒、音樂、繪畫、書法、武術,成為一個綜合的文化燦爛時期。類似十九世紀的巴黎:蕭邦、喬治桑、雨果、狄更斯、梵谷、畢加索,是才華勃發的人結識同道交友辯論的地方。唐代的長安盛世,使全球最早的文化沙龍。不要忘記,那是東羅馬帝國已經滅亡,英國尚未立國,歐洲處於中世紀,北海維京海盜橫行。那時的長安,就是以後的倫敦與巴黎。
3,詩歌不是少數知識分子的專利。那時的中國以詩立國。文化人的詩作很快就在民間傳誦。一個有詩的時代,有品味和美學的底線。唐代兼容並包,李白是碎葉人,祖先家鄉傳說在貝加爾湖附近。
此片最重大的潛主題,就是告訴中國人:真正的盛世,靠燦爛的文化,不是靠血汗工廠造成的GDP。「長安三萬里」出現的場景是黃鶴樓、歧王府、揚州的歌樓水榭、運河與長江。人物有李白、杜甫、王維、岑參、王昌齡,還有背景的一位樂師李龜年,色彩繽紛,極一時之盛。
「床前明月光」是如何寫成的;李白上黃鶴樓、看見「故人西辭黃鶴樓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一詩而頹然棄筆;李白作「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戲劇場景,令人看見了深感震撼,淚眼中恍如進入時光隧道,目睹一千三百年前的盛景。
至於最後的一幕「將進酒」創作過程,有點像迪士尼的「幻想曲」卡通,與片尾的千詩競誦,有如火樹銀花的夜空,我明白是想借此向下一代加強對唐詩美學的感染力,希望觀眾回去之後就讀唐詩,不過略嫌過火了一些。
電影的弱點是有的,就是對白寫得太現代。特別是詩人之間的稱呼,中國的官場和文化人歷代互稱的都是名,或者別字,例如杜甫字子美,見面都叫子美、少陵,而不直呼「杜甫」。
最後還有一段:李白這種人若從政,一旦要連結權貴,容易押錯注。這一筆輕輕帶過。
在文武聲色燦爛的歡樂之下,難掩一片千秋的苦心:李白杜甫當年的際遇苦,大陸的創作人,今日的處境也苦。這是一部用笑聲和音樂掩蓋一腔苦澀的電影,連結在銀幕之外的現實。只是今日有幾許真正的知音。
若在四十年前推出,可以與日本的宮崎駿合作,觀眾之中有懂得看此戲的:高陽、錢穆、金庸、余光中。他們會看得眉飛色舞。今日剩下來的兩位,在台灣,應該是唐詩專家黃永武教授,還有博通古今的學問人楊照。希望楊先生看了也評論一下。
今日雖然有各種高科技、有動畫電腦,青少年的觀眾很多,家長也很多,但沒有了「人」。
正如一個永別的盛世,雲散煙消的喚不回來,一切都太晚了。
陶傑披藏:https://patreon.com/tokitchanne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