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內容簡介::: 本書被倫敦《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選為年度最佳書籍之一,同時在英、美已掀起廣泛討論,因為這本書對我們目前的生活,以及誰真正在治理我們,提供了一個新鮮又驚人的觀點。
在全球前100大經濟體當中,51個是企業,只有49個是國家。
通用汽車及福特汽車的營業額比所有黑人非洲國家的合計GDP還高,威名百貨(Wal-Mart)目前的營業額也比大部分東歐國家的所得還高。但很少人意識 到大企業正在悄悄奪權——報紙還是將政府活動放在頭版,企業新聞放在內頁。和大企業相比,政府對我們的生活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嗎?我們所選出的政黨,是否 在行動上真正的自由?
廣受推崇的青年經濟學家諾瑞娜‧赫茲,以深入而熱情的方式,揭露了跨國企業如何透過合法及非法的方式,操縱政府;同時她說明,例如在西雅圖、布拉格的群眾 抗議方式,或是針對基因改造食物的抗議行動,都比透過投票來得有效果。另外她提到,目前許多企業已開始接手原本由國家擔負的責任,例如提供技術資源給學 校、提供社區醫療等等。企業活動有的好有的壞,而公眾的抗議和企業強權都不是民主的。當企業正在購併國家,民主的命運將會如何?作者為如何重振民主政治指 出了一個新方向。
本書已被翻譯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荷蘭文、韓文、葡萄牙文、日文等多國語言。
來自各界的讚譽……
「赫茲博士將辯論帶進了一個新領域,這是她的書與眾不同之處……比起一般評論家,她對現代企業的運作提供了更有意思的分析。」——《The Evening Standard》
「《當企業購併國家》一書所提出的問題,企業界及政治人物若予忽略,誠屬不智。」——《金融時報》
「寫得很好,內容精采……你若想了解為何上了大學的小孩或外甥女,在飯桌上處處和你唱反調,你一定要讀這本書。」——《週日泰晤士報》
「諾瑞娜赫茲的《當企業購併國家》一書,清楚揭示大企業對民主制度所發起的政變。」——《衛報》
「《當企業購併國家》一書為重要的著作。」—《週日先鋒報》
「諾瑞娜赫茲為全球頂尖的年輕思想家。」——《觀察家報》
「赫茲所寫的政治經濟學極為新鮮有趣,比起無聊的大部頭書籍更符合經濟學初學者的需求……她熱情而專注的風格,將使本書擁有廣大的讀者群。」——《泰唔士報高等教育專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作者簡介:
諾瑞娜‧赫茲(Noreena Hertz)
現任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商業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副主任。原為俄羅斯事務專家,於一九九二年協助世界銀行向俄羅斯政府建議經濟改革之道。九○年代中期,她參與由巴勒斯坦當局、以色列、 約旦、埃及等國共同進行的「中東和平進程」。
隨著《當企業購併國家》一書在英、美大受好評,諾瑞娜‧赫茲博士已被公認為經濟全球化領域的專家。她曾為《華盛頓郵報》、《新政治家》(The New Statesman)、《觀察家報》及《衛報》撰寫專欄,亦常受邀於電視及廣播節目擔任評論員。擁有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學位、倫敦大學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哲學及經濟學學士,後獲得劍橋大學博士。現居英國倫敦。
南方朔:當財閥控制了國家
西 方當代主要經濟學家,他們是拉古拉姆‧瑞詹(Raghuram Rajan)和賽門‧強森(Simon Jonathan),他們都曾經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的首席經濟學家。他們指出:目前這個時代,政商支配階級已更純熟的利用他們掌控的政治槓桿,來擴大他們 的優勢,增加他們的財富。他們的政治槓桿,從最原始的官商勾串、任意圈地、租稅特權,到最新的假私有化之名,掌控國家的新利權;和以各種鬆綁及紓困獲取更 大的國家利益。政商支配階級這種以重新分配的方式使財富權力更大的模式就是「競租」,它並沒有為經濟創造新,也沒有為公眾創造新的福祉,只是透過政治槓 桿,使他們個人取得更大的利益。這種「競租」行為,易言之,就是財閥控制了國家,而政府的無能及為虎做倀,則是共犯。因此,瑞詹教授遂說了這句很多國家都 可通用的話:「很多人之所以取得暴利,是因為他們與政府的關係密切,土地、天然資源,政府合約或營業執照,是我們億萬富豪的主要財富來源。」
財閥利用政治槓桿來擴大他們的財富,這種新型態的「競租」,台灣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就 以最近鬧得火熱的國道電子收費問題為例,人民反感的亂收只是最瑣碎的部份。它的上游涉及遠東集團與「交通幫」官員的勾串,以BOT之名取得利權,在整個過 程中,交通部卸責包庇,完全沒有盡到管理監督的責任,才養成財團財大氣粗,吃人夠夠的風格。這起事件的財閥「競租」,圖利私人,而公共權益卻被出賣,才是 問題的真正重點。財閥競租,為所欲為,其先決條件乃是必須有無能的政府來配合當共犯。這次的收費風波,交通部配合演出,表演得荒腔走板,而他們不管怎麼 演,國民的權益,尤其是交通資訊的沒有保障,乃是他的後果。
近年來,台灣大大小小的財團都踴躍「競租」,圖利私人,這種「競租」圖利,早已準制化:
例如大多的財團像遠東集團,它有本領官商勾結,與官場的交通幫合作,取得所以的道路利益,其利益都是十億百億起跳。在政治槓桿上,它已取得了重要的支點地位,可以說已綁架了整個國家。
例如近年來台灣許多大大小小的財團都在BOT之名下,取得了重大的利權,BOT已成了政商勾串最容易的管道,BOT已需全面重估;再例如圈地運動乃是政商勾串最古老模式,它早已在台灣復活。
現在是個財閥競租的時代,台灣也應警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