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中國從新《勞動法》到《工資條例》:下一輪中國經濟調整可能漫長而痛苦

最近當企業顧問聽到的一些台上商在中國的"既成事實/可能"之法律問題
讓我了解這樣的說法可能不是危言聳聽

"......事實上﹐企業員工加薪從來都不需要什麼“集體協商機制”。自2004以來﹐珠三角和長三角普通工人最低工資上浮差不多一倍﹐這中間也沒有看到哪家工會出頭 為農民工兄弟說話。老板不加薪的結果很簡單:招不到工人!企業之間殘酷競爭導致農民工薪水大漲﹐毋需政府勞心勞力。經濟繁榮下﹐勞資之間薪酬體系靈活多變 ──年底花紅、帶薪休假、免費午餐外帶考勤獎等等不一而足。企業要靠多種方式方可留住員工為其效力。如若不然﹐在2006年珠三角勞動力最緊張的時候﹐常 有工廠員工因一個手機電話告知另外一家工廠月薪多出50元﹐就拍拍屁股走人!一旦經濟調整﹐市道不景氣﹐勞資雙方不得不勒緊褲帶一起過苦日子﹐獎金花紅一 律取消﹐帶薪假期提也休提﹐諸般福利也化為烏有。工人雖然薪水大減﹐但總好過無米下鍋。企業之間充分競爭就是保障員工加薪的最佳機制﹐因此只要政府打破壟 斷﹐降低行業準入門檻﹐對中國窮人而言﹐這就阿彌陀佛了。

需求大增﹐價格自然大漲﹐需求大減﹐價格自然相應下調﹐無論如何﹐市場只要均衡 ﹐人們就會有活可幹﹐分別不過青菜豆腐和大魚大肉。現如今﹐工會代表政府要橫插一竿子﹐市場均衡自然不存在﹐到時連青菜豆腐亦不可得。因為企業發現﹐無論 裁員還是減薪都是很為難﹐那麼要請一個工就是一個工﹐如無必要堅決不招人。即使經濟逐漸復蘇﹐企業招聘員工仍然小心翼翼﹐擴大再生產還是小步慢行﹐如無厚 利就不開工──看看德法等勞動立法的歐盟國家連年高居不下的失業率、低迷不振的經濟﹐自然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需要指出的是﹐從新《勞動 法》到《工資條例》等一系列信號﹐都顯示出一種情景──政府與行會組織(如工會)將更多地干預市場要素的配置﹐一個自由度更小的市場環境正在撲面而來。表 面上﹐這些立法的初衷是好的﹐也能帶來政治上的得分﹐但對於未來中國經濟與市場環境來說﹐情況可能會很糟糕。中國正在向市場經濟轉型﹐不客氣地說﹐但這些 法律和政策有可能顛覆現在的市場經濟基礎。這並不是在危言聳聽。
“通往地獄之路通常是由良好意願舖就的”﹐阿克頓勛爵這句話套在《新勞動合同法》 和即將出台的《工資條例》上最合適不過﹐這兩個法案都嚴重損害了它們原本想保護人群的利益﹐非但如此﹐這兩個法案很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害﹐讓 原本富有彈性的經濟體系從此變得僵硬而缺乏活力。


下一輪中國經濟調整可能漫長而痛苦


2008年03月17日13:23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專稿

(本文作者徐斌系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分析師﹐文中所述只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