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集團董事長梅鐸:新聞 業的未來充滿希望
作者:整理/吳怡靜 出處:天下雜誌 445 期 2010/04
蘋果iPad一上市就 熱銷,連高齡七十九歲的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也對它一見鍾情。
原文刊登於天下雜誌2010年4月,445期。
「iPad問世,讓我看見了未來,」四月六日晚間,華府「全國記者聯誼會」的專題對談上,新聞集團董事長梅鐸手裡拿著開賣才四天的iPad,興高采 烈地向主持人和觀眾大秀上面的《華爾街日報》。
他預言iPad等平板電腦可望成為報業的救星,「因為不需要耗費紙張、墨水、印刷與運輸成本。」
「我年紀大了,總是喜歡報紙摸起來的感覺,」梅鐸坦言,「不過,將來要是報紙變少,這些(平板電腦)普及,那也很好,報業不會因此滅亡,只是換了不 同的形式。」
儘管年近八十,梅鐸對自己的媒體霸業,每個戰場都毫不鬆懈。集團旗下的福斯電影才剛靠《阿凡達》大賺至少三億美元;福斯新聞台今年第一季的全美收視 率,繼續領先CNN等對手。而在他的辦公室裡,兩個電腦螢幕上,一個是《華爾街日報》網站,另個是宿敵《紐約時報》,「我要把他們拿來比一比,」他鬥志高 昂。
精明如狐狸的梅鐸,最新的戰場是數位內容,不僅要讓新聞集團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內容公司」,更堅持推動線上新聞付費制,公開槓上Google、微 軟等搜尋引擎。
去年底,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研討會上,梅鐸提出了他對數位時代新聞業的預言:
眼前的環境,許多新聞機構不是關門,就是縮編,一定有人會說,新聞業的前景艱辛,而且罪魁禍首就是數位科技。
但我要說的,正好相反:新聞業的未來,比任何時候都更有希望,就怕編輯與製作人不願為了讀者、觀眾的需求而努力。就怕政府動用權力,對新聞業過度規 範,或刻意補貼。
過去到現在,報業能夠蓬勃發展,只有一個原因:他們站在讀者的立場,提供攸關讀者利害得失的新聞,因而獲得了讀者的信任。如今,科技讓新聞媒體可以 擴充影響規模,觸及多達數十億人口。這是否表示,所有的新聞業者都會是贏家?
當然不是。有些無法適應數位時代的報紙和新聞機構,將落敗出局。我認為,新聞業要在二十一世紀的數位時代獲得成功,有三大要素必須落實。
第一,媒體業者必須提供消費者想要的新聞──而且要利用最符合消費者生活型態的方式來提供。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做到空前的創新。
在新聞集團,我們一直在進行的計劃,就是利用一部份廣播頻寬,把我們的電視節目,甚至還有報紙內容,放到手機上去。因為愈來愈多的新聞消費者都希 望,不必待在家裡或辦公室,也能看到喜歡的新聞和娛樂,所以我們打算讓看電視行動化。
報紙也是這樣。愈來愈多讀者會在每天的不同時段,利用不同的技術來閱讀我們的報紙。我們早已透過網站、電子郵件、部落格、推特和播客等管道提供新 聞,現在正考慮增加電子閱讀器(e-readers)。
另外我要強調,即使經濟不景氣,新聞集團仍在增加投資,因為我們準備成為每個市場中的新聞領導者。我們深信,景氣寒冬下的競爭關鍵,就是對新聞內容 做出更多的投資。
舉例來說,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擴充福斯公司旗下所有電視台的地方新聞時數,光是今年就增加超過了五十小時,目前我們每週總共播出七百小時的地方新聞, 比美國其他電視集團都來得多。而《華爾街日報》在商業報導之外,也增加了更多全國與國際新聞。這也顯示,即使面臨不景氣,新聞還是有進步與擴充的機會。
新聞業不是死樹行業
我常跟人說,我們做的是新聞行業,而不是死樹行業(dead tree business),換句話說,報紙靠的是內容與品牌,而不是它的傳送形式。所以,我們即將推出《華爾街日報》專業版,它結合了日報網站與道瓊資料庫,讓 讀者即時掌握最新消息與存檔資料,就是打算把讀者獲取商業資訊的方式,做出革命性改變。
第二個成功要素,我們必須說服消費者接受:高品質又可靠的新聞與資訊不是免費的,優質的新聞是一種高價商品。
只靠廣告支撐的舊商業模式,早就行不通。面對現實吧,光靠網路廣告的營收,是無法讓報紙長期維生的。
在新的商業模式下,我們將向網站內容的使用者收費。目前,我們已經在《華爾街日報》網站這麼做,而且很成功,網站訂戶已經超過百萬。未來我們打算把 付費模式推廣到新聞集團旗下的所有報紙,包括《泰晤士報》、《澳洲人報》等在內。
有些人說,民眾才不會付費,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提供優質、有用的內容,消費者會願意花錢。我們的訂戶都很聰明,他們都了解物有所值的道理。
然而,網路上卻有人以為,他們可以擅自取用我們的新聞內容,無須為新聞的製作貢獻任何一毛錢。更有些人以「合理使用」為藉口,把我們的記者花了許多 時間寫出來的報導,加以改寫,有時甚至不註明出處。這些人對新聞沒有做出任何投資,只想靠別人投入的心血來賺一票,這種把我們的新聞報導大批盜用的行為, 不叫做合理使用(fair use),說得難聽點,根本就是偷竊。
拜科技之賜,任何人都可以輕易用網路傳送新聞。但是新聞的製作成本很高,所以,新聞報導如果被人濫用,就等於摧毀了新聞業者製作高品質內容的經濟意 義。更何況,所謂的新聞彙集服務(aggregators)也得要有新聞機構才能存在,如果沒有內容可傳輸,所有的平面電視、電腦、手機、iPhone或 黑莓機上,都會變成一片空白。
眼前的情況是,新聞內容的創作者承擔了一切成本,而新聞彙集者卻平白享受諸多好處,長期下去,是無以為繼的。
新聞業的第三個成功要素,政府必須替願意投資、創新的業者清除路障──減少不必要的規範與障礙。
過去二、三十年來。我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各種新平台、新機會陸續出現。從社交網站、iPhone、黑莓機,到各種報紙、廣播與電視網站,而這還只是 剛開始。
對於這些演變,政府應該扮演重要角色。遺憾的是,政府用來規範新聞資訊業的許多機制,依舊來自於二十世紀的舊有想法與商業模式。政府如果關心新聞業 的生存,最好的做法,就是解除有礙投資、獨斷又相互矛盾的各種法規。
政府不該紓困報業
對新聞業者來說,眼前的數位新世界也許錯綜複雜,但是上面這三個成功的原則,卻清楚無比。我們的世界無論如何快速演變,基本的真理依舊不變:人們需 要誠實可靠的新聞資訊,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未來的報紙,究竟會用電子或「死樹」來傳送,其實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新聞業必須保持自由、獨立,而且有 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