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全球最大車企的科技豪賭因何栽了跟頭?Toyota的汽車未來學(謝金河)。 西方抵禦中國電池巨擘之戰可能為時已晚2023 (WSJ) >電動汽車產業競爭;這些科技將在2022年改變你的生活。 元宇宙來了,隱私還會有嗎?


全球最大車企的科技豪賭因何栽了跟頭?

豐田需要軟件技術專長,但事實證明,將初創思維融入這家擁有86年歷史的汽車業巨頭,是頗具挑戰的難事。現在,豐田開始探索新路。



Toyota的汽車未來學
到日本參訪,去名古屋的豐田汽車總部參觀幾乎是必修課,這次我們在東京看豐田汽車的氫能車,加氫站及讓大家在街頭體驗坐上氫能的巴士,感受一下未來的汽車新世界。
去看Toyota氫能車前夕,Toyota正好公布7到9月的第二季度業績,這一季稅後淨利高達1.28兆日圓,全年營收目標45兆日圓,淨利3.95兆日圓,比前期大幅增長53%,Toyota仍然是全球最會賺錢的汽車公司。
為了增強大家對Toyota的理解力,我們特別邀請早稻田大學長內厚教授先在飯店內幫大家上了一堂Toyota在氫能及全固態電池,未來在汽車產業可能形成的新競爭態勢。
今年的東京車展,比亞廸的王傳福成了目標焦點,今年中國的電動車已經攻入歐洲,連傳統的汽車大國德國感受到無比壓力。這次比亞廸殺進日本,也讓豐田的豐田章郎臉色很難看。
很顯然,中國跳開在內燃機引擎的弱項,靠著量產,組裝及無窮降低成本的能力,已經進逼Tesla,甚至是德國,日本傳統汽車大國,這對建廠96年的豐田汽車也帶來挑戰與壓力,這是一場百年來的汽車空前撞擊。
這個會計年度,Toyota預計售出1140萬輛汽車,仍是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但接下來的戰場才是焦點,是電動汽車席捲全球?還是Toyota可以在氫能或全固態電池的新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勝出?這是一個大題目。
這次我們來看Mirai的氫能燃料汽車(FcEv),從2014年發表迄今已經9年,但距離全面量化生產目標仍遠。這次我們坐上氫能巴士,感覺十分平穩,目前在路上跑的巴士,大約每十輛就有一輛,慢慢朝普及的方向前進,這是好的開始!













西方抵禦中國電池巨擘之戰可能為時已晚

Jacky Wong

在龐大的本土市場蓬勃發展後,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企業也正在成為出口大戶。事實證明,西方國家為保護自身市場所做的努力可能太少、也太遲了。

中國企業還著眼於在歐洲以及美國的自由貿易夥伴國大舉擴建新工廠,以此規避當前和未來的進口限制,就像上世紀80年代日本汽車製造商在美國所做的那樣。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的數據,2023年前九個月,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激增37%。不過,出口也大幅成長: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出口國。

這進而提振了中國電池行業的發展。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簡稱:寧德時代)和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已經成為全球前兩大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

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中國電池製造商仍然落後於南韓競爭對手,南韓電池製造前三強占據了近一半的市場份額。但如果寧德時代繼續保持像今年那樣的成長勢頭,這種情況可能會迅速改變。

根據SNE Research的數據,南韓排名第一的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 2023年前八個月在中國以外地區的銷售較2022年同期成長了60%。然而,寧德時代的海外銷售成長了一倍多,其在中國以外市場的份額目前與LG新能源並駕齊驅,均為28%左右。南韓排名第二的電池製造商SK On的相關銷售增幅僅為16%。

與此同時,根據滙豐(HSBC)的數據,今年寧德時代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已升至24%,2020年為10%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特斯拉上海工廠出口的汽車安裝了寧德時代的電池。不過這家電池製造商也為歐洲汽車製造商供貨,如Stellantis和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

隨著國內競爭的加劇,海外銷售對中國電池製造商來說可能變得更加重要。高盛(Goldman Sachs)認為,中國電池企業在海外的利潤率要高得多。例如,該行預計,到2025年,福斯汽車(Volkswagen)的中國供應商國軒高科(Gotion)約70%的利潤將來自出口或海外生產。該公司在德國的工廠已於今年投產,並且正在伊利諾伊州建造一座耗資20億美元的電池廠。

地緣政治是這種情況面臨的一大風險。美國《通膨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規定,享受補貼的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電池必需有一定比例在美國或自由貿易夥伴國生產。歐盟(European Union)已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發起了反補貼調查,並設定了到2030年40%的清潔技術實現國產化的目標。

但中國的電池行業已經在試圖繞過這些限制。高盛表示,中國企業已宣布的在電池和材料領域的海外投資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相當於270億美元)。其中80%以上的投資在歐洲。

匈牙利尤其是一個熱門目的地。寧德時代計劃斥資約合77億美元在匈牙利建廠,一旦建成,將成為歐洲大陸最大的電池工廠。匈牙利是歐盟成員國中對中國比較友好的國家,勞動力成本也相對較低。查看本文完整內容

克萊斯勒計劃在2028年前成為一家全電動汽車製造商

克萊斯勒計劃在2028年成為一家全電動汽車製造商,其母公司Stellantis NV正試圖重振這家有近百年歷史的汽車品牌。

索尼在CES官宣造車,加入電動汽車紅海廝殺

索尼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展示了一款全新的全輪驅動七座電動SUV原型車,同時還宣布成立移動出行公司,瞄準電動汽車市場。

電動汽車可能也將面對傳統汽車生產商的供應鏈困境

隨着人們對電動汽車技術的興趣不斷增大,原材料供應以及它們不可避免導致的汽車價格上漲最終可能成為真正的問題。2021年顛覆美國汽車市場的供應相關挑戰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元宇宙來了,隱私還會有嗎?

在沉浸式世界中,新技術將在一個人的步態、眼球運動、情緒等越來越細微的層面上收集個人數據,這給現有的用戶保護措施帶來更大壓力。

這些科技將在2022年改變你的生活

從價格親民的電動車,到能夠追蹤健康狀況的耳塞,從社交媒體之「惡」的解決方案,再到無人機送貨,《華爾街日報》的科技專欄作家們展望了那些將在2022年改變我們生活的科技動向。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