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唯排名是問 小心掉入競爭力陷阱 --天下雜誌 473期 作者:賴建宇

馬英九總統多次在演講中表示,政府會以IMD世界競爭力排名為努力方向,並邀請洛桑管理學院院長威爾斯(John R. Wells)到總統府,直接向他請益。甚至責成經建會、研考會,針對各項指標研究,台灣要如何邁向世界第一。台灣要如何更有競爭力?

按照IMD的標準,台灣每位勞工每年要多「爆肝」六百小時,才能世界第一。

最新工時競爭力世界第一是卡達,一年工作二六○○小時。台灣「只有」二○七四小時,排名第十四名。換算下來,每個勞工為了國家競爭力著想,每天要多上班三小時,暫時把家庭跟身體放在一邊。

國家競爭力要高,薪水還要夠低。根據IMD的排名,製造業每單位產出的勞動成本,台灣比前一年下降一二.三%,但還是比不過最厲害的新加坡,下降一五.八%,只能屈居第二。

這還不夠,勞工最好都是乖乖的,不許抱怨、罷工。IMD的「勞工關係」一欄評分標準是請雇主打分數。台灣勞工關係排名世界第十,比前一年十五名好很多。但瑞士、澳洲、新加坡、香港勞工更讓雇主滿意。

另一項目「勞動規範」問的也是企業,而非勞工。考慮的是雇用、解雇的難易度,和最低薪資多少。偏偏台灣比冰島、香港、新加坡等國要保護勞工,因此只能排名第十三。

企業繳稅愈低,競爭力也可以變強。台灣企業繳稅佔GDP比重二.一%,已是全球第五低。若要競爭力更強,可以學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企業完全不必繳稅。

不少學者不認同唯排名是問,因為IMD評比有它的問題:



一、 指標相互矛盾。譬如對勞工保護愈少愈好,生產力愈高愈好。

二、 只要是資本主義、自由化都是好的。金融海嘯發生之後,資本主義已經引起許多反思。

三、 問卷主觀性強。資料只問高階決策人士,結果波動甚大。例如冰島宣布破產前一年,世界競爭力還名列第七。

學者建議,台灣可以參考個別對我們有幫助的指標,但大可不必像考生等待大考放榜一樣。「好壞自己最清楚。」

台灣人從小就被教育要當世界第一,我們真的希望變成IMD規則下的世界第一嗎?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