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

〈專業經營新思維:基業難長青,要長轉〉溫肇東。CNN100 Club,百年老店系列

CNN有100 Club,百年老店系列,強調
Being relevant and being attractive for 100 years





經理人月刊2016.10〈專業經營新思維:基業難長青,要長轉〉

溫肇東·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溫肇東 創河塾塾長/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兼任教授
35年前我參與了台灣第一波連鎖店的經營,比麥當勞還早了二年,在十年間從零將「芳鄰餐廳(Family Restaurant)」拓展到全省22家,並在台中建立了能供應5萬人食的中央廚房。一日五餐的服務,供應牛排、豬排、雞排、漢堡排,也有Pizza、義大利麵,連飲料、甜點超過一百項選擇,也首創菜單有每道料理的彩色照片,採桌邊點菜服務。

.....四、五年級的人可能還記得芳鄰餐廳,八0後少數還去吃過兒童餐,九0後就完全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曾經風光過的品牌。芳鄰曾培育了很多餐飲及連鎖專業人才,有些仍在相關行業打拼,有些人也轉到其他領域。當初相對嚴格的訓練及要求,核心的QSCV(品質、服務、衛生、價值)的理念能被內化及擴散到什麼程度,當然有待公評。
很多人嚮往「百年老店」,我們珍惜的是什麼?郭元益有150年、義美有82年、工研酢有75年,我們在意的是他的產品配方沒變,經營家族沒有變,經營空間店面沒變,還是經營的初衷、理念沒變?據資料顯示,台灣百年以上的「老字號」不超過一百多家,食品、餐飲業居多。其實百多年前在日據時代,台灣民間也少有現代化的「企業」,這些老字號,根據實地訪查,很多都有傳承的困難,堅持古法、老配方很辛苦,第三、四代願意接手的不多。電視上經常會看到一些介紹台灣美食的節目,有些店號已經從第一代傳到第二代,不忍父母打下的品牌或經營的顧客群突然結束。其實若真能做好,第二代可能不一定會要第三代硬接下去做。
個人、獨立店的傳承有其問題,大組織、大名號雖然資源較多,可以吸引到較多人才,但也有大組織的問題。國際上老字號像「柯達」也會應聲倒地,「諾基亞」沒犯大錯也會跌跤,「王安」、“DEC”、“COMPAQ”都不見了,組織要延續三代以上確實不容易,對品牌字號的承諾是很沉重的責任。創業之初多半不會想那麼多,成功擴大影響力後,反而欲罷不能。
在西方世界,品牌連帶其商品或服務,包括精品名牌,也經常被賣來賣去。台灣的個案較少,品牌和創業主好像不容易分離,像雲門/林懷民、法藍瓷/陳立恆、鴻海/郭台銘,交棒就很困難了。更不用說市場、科技變化很快,三、四代後如何承接既有組織並能健康快樂地持續經營下去。過去常說經營事業是要「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可是現在更重要的是要能「基業長轉」(built to transform)。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