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22年1月10日 星期一

地球,人間煉獄 CLXXXIX (189期) 「零容忍」防疫政策是否會在天津失守? 西安封城之初一片混亂,只見強力,精細不足,「中國模式」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劣勢則暴露無遺。Covid updates: Economy to be Hit by Omicron Wave, 拜登 “我不认为COVID会一直存在下去”。Omicron is still hospitalising and killing people

  地球,人間煉獄 CLXXXIX (189期) Covid updates:  









「讓目前的局勢更難的是,根據目前的數據,在中國獲批使用的滅活疫苗面對奧密克戎變種病毒並不能提供足夠的保護力。而且,由於自大流行病爆發以來中國國內感染人數極低,通過感染獲得『自然免疫力』的人口比例也遠遠低於其他國家。在14億人口中,只有10萬多一點的人感染過這種病毒。」


DW.COM
德語媒體:「零容忍」防疫政策是否會在天津失守? | DW | 10.01.2022
上周末中国天津出现感染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的确诊病例,这不禁令人担忧迄今中国实施的甚为成功的“零容忍”防疫政策已逐渐达到极限。德国编辑部网络发表文章指出,“天津疫情是否能够得到控制,或者是否会成为中国抗击...



明報 世紀
【一一兩岸.西安封城】抗疫方面,中國一直力爭社區清零,面對Omicorn襲西安,沿用了以往「強力手腕」加「精細管理」的封城措施。但自詡以「體制優勢」抗疫的中國,卻在西安封城之初一片混亂,彷彿是武漢慘劇的縮小版。這次的滑鐵盧要如何理解?
//不過此次在西安,只見強力,精細不足,「中國模式」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劣勢則暴露無遺。「封閉管理」之下未能做好生活保障,尤其是在12月27日防控升級後,居民既無法出門採購,電商也無法送菜上門,明明市面上物資充裕,就是到不了居民手中。有人捱杯麵吃到嘴爛,有人偷偷外出買食物卻被防疫人員毆打。直到數日後,輸送環節才逐步打通,筆者在西安的朋友都說已經有食物供應,不過1月5日的微博上還看到有自稱住在西安滻灞的網友留言稱「14天沒收到過政府免費菜」(從12月23日封城計正好14天)。
「快速檢測」也並不到位:一名叫孫輝的男子因有同事確診,自知是密切接觸者,在家中房間閉門不出,更已出現新冠症狀,他打電話要求派人上門檢測,檢測人員要求他落樓,他擔心污染樓道、電梯而拒絕,檢測人員竟然直接離開。該男子的病情拖延數日,導致一家六口全部確診,當中包括最小的1歲幼女。
更「打臉」的是,內地引以為傲的、要求香港入境人士、海外歸國人士都要使用的健康碼,這次也「掉鏈子」,西安健康碼「一碼通」系統屢次崩潰,政府束手無策,市民進退兩難。上文提到的孫輝,密接者的健康碼應該一早變色,但他連入住醫院第一天還是「綠碼」,第二天才變「紅碼」。
回想武漢,當時沒有健康碼、沒有強制驗核酸(因為試劑盒不足),在一片混亂中,居民只能自救。西安不像武漢,沒有作家方方這樣的意見領袖和《方方日記》,甚至還出現了「護城寶」。「護城寶」是這次西安疫情出現的「魔幻」現象,有人堅持「正能量」,不說家鄉一句壞話,即使是物資不夠要求助,解決之後再三感謝政府,希望網友不要「利用」其求助帖抹黑西安,還譴責幫其轉發的「大V」是否另有居心。此外還有人對求助者惡毒攻擊,稱中國政府已經做得很好,美國日日確診過百萬云云。//




Researchers at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in the Netherlands found that Omicron would count as the first of a new group of the SARS-CoV-2 pathogen. Whereas previous variants cluster in a single group





An estimated 5 million U.S. workers were forced to stay home last week.




BLOOMBERG.COM
Omicron Absenteeism Poses Fresh Test to U.S. Economic Strength
With the omicron wave of the pande


美国总统拜登说:“我不认为COVID会一直存在下去”。一天前,他的六名前卫生顾问敦促美国人学会在“新常态”中与新冠病毒共存,并呼吁拜登政府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抗这个病毒。







**
While the Omicron variant does appear to be less severe compared to Delta, it is still hospitalising and killing people, says WHO director-general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