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間煉獄 CXXXVII (137th、137期) 05282021:
---
問題3:只打一劑效果如何?超過建議時間打第二劑有效嗎?
目前已上市、在全球各地接種的COVID-19疫苗中,除了嬌生(Johnson&Johnson)疫苗只需要接種一劑之外,其他疫苗都需接種兩劑才算是完整接種。不過,隨著各國陸續接種疫苗,許多研究都認為,單單接種一劑,就能達到不錯的保護效力。
以AZ疫苗來說,從接種一劑的3週~3個月內,就有約76%的保護效力;而80歲以上年長者,打完兩週後也能減少80%住院率。
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同樣接種在大於18歲的民眾身上28~34天後,能減少91%住院率;接種在80歲以上2週後,能減少85%死亡率、80%住院率。
與輝瑞疫苗同屬mRNA疫苗的莫德納疫苗,接種一劑約有80.2%的效力;美國CDC也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兩款疫苗接種一劑,都有80%保護力。
一般當人體打第一劑疫苗時,因為免疫力未能完全反應、通常效果不強,就會需要再打第二劑追加劑量(booster),激出抗體。各類疫苗都沒有一定要打幾劑的規定,都是在臨床研究時,若判斷接種兩劑就有足夠抗體,就會將建議落在接種兩劑。
接種兩劑會比接種一劑的保護力高,但在疫情嚴峻之下,就得衡量要讓少數人接種兩劑、獲得較高的保護力,或是讓多出兩倍的人接種一劑疫苗。疫苗接種人口數增加、多數人都能擁有一定程度的抗體,等疫苗數量充足後,再讓民眾慢慢補齊第二劑;就算超過原先建議的第二劑接種時間也無妨,就將兩劑疫苗都當成第一劑接種,也能補強抗體。
問題9:COVID-19疫苗多以緊急授權方式上巿,臨床試驗有完成嗎?
目前各國主要接種的國外疫苗,如輝瑞、莫德納、AZ等,雖然是透緊急授權方式上巿,但都有經過大規模的三期臨床試驗,並在確認期中報告後,才通過授權上市,更在上市後同時將社區試驗完成。
緊急授權與一般授權最大的差異,在於緊急授權縮短了試驗中的行政流程、法律審查時間。以國際疫苗為例,臨床試驗的條件並沒有縮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也針對醫材、疫苗訂定完整的緊急授權指引,包括要求產品緊急授權上市後,需進行上市後監控、通報不良事件,並且明確告知民眾哪些產品是採緊急授權上市。
最早研發出來的第一代疫苗如莫德納、輝瑞,即便接種後的效果追蹤時間也不長,但都已完成三期試驗,如今這些廠商擴大試驗對象到兒童、孕婦,也針對變種病毒進行預防,如此一來,研發新版疫苗時,就可加速疫苗試驗,僅需觀察抗體保護力濃度即可。
問題10:本土疫苗進度如何?只做二期臨床試驗問題在哪?
台灣目前有兩家國產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二期,分別為高端、聯亞。前者於3月30日完成3,700人第二期臨床試驗的受試者收案;後者則於4月16日完成收案。兩家疫苗廠都在拼進度,希望能如期向食藥署申請緊急授權。5月13日,總統蔡英文在發表談話時表示,國產疫苗將可於7月底開始供應,鼓勵民眾踴躍登記接種,引發許多討論。
由於目前本土疫苗只完成了二期試驗,是否就能量產使用,國內的專家仍有不同意見。
但陳建煒認為,目前COVID-19疫苗仍未定出COP標準,也很難在今年7月前制訂出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今年2月發布最新的緊急授權準則,雖肯定抗體保護力的重要性,但也加上但書:「現有疫苗形成的中和抗體,對於保護力還未有解釋,而且中和抗體對於保護力的有效程度,可能會因爲疫苗種類而有所差異。」陳建煒表示,「我們都希望國產疫苗能夠成功,但是科學只走到這步,就不能直接跳到結論。」
此外,國產疫苗也不像國外疫苗已進展到第二代,沒有前一代疫苗可相比,「過去也有二期做完結果不錯、三期卻失敗的例子,如美國食藥署在2017年公布資料,有2個疫苗在二期試驗表現良好,三期卻完全失敗,也是我們要考量的。」
世界衛生組織要訂出COP標準,恐怕還有漫漫長路。保護力標準比較容易針對「病症清楚」的疾病來制訂,但COVID-19病況多樣,不容易判斷疫苗對民眾的保護力程度,「接種疫苗的人,未來如果出現感冒症狀,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被感染,這樣很難確認多少程度的抗體保護力可以預防感染;也因為需要觀察的人數、數據龐大,很難定期追蹤、驗抗體,因此要知道多少抗體就能預防感染、並藉由這個標準讓全世界都能互通,是非常困難,COP在幾個月內不會訂出結果,」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
黃立民認為,國產疫苗做完二期試驗,國內仍可採緊急授權接種,但因為沒有做三期試驗、也沒有拿到國內藥證許可,未來若接種國產疫苗的民眾入境其他國家時,恐不被國際所承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