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

選戰;選前內部爭論


還是支持小英,不是因為小英有多強,而是賴清德沒比較好,此外,因為賴的刺激,小英政府表現越來越好了(真是欠人罵),而賴為了在民調上打敗小英取得代表權,竟然向藍營的交心,越來越差勁。


****

風評說,藍營要大打反年改、恢復過去權利與給付等議題時,最好先作點功課。根據過去的項民調,不論蔡政府滿意度是高是低,年改一直是滿意度最高的政策,大部份調查都是5-6成以上的滿意度,不滿意度只有2成左右。如果藍營大打反年改,是不是就要跟那6成支持年改的民眾唱反調。


****
【我誤會小英了!】 李筱峰
(原載2019.6.7蘋果日報)
我從中學時代就有了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覺醒,開始反對國民黨的專制極權。服兵役後,漸漸體認台灣主體價值,而開始進一步追尋獨立自主的國家。從學生時代至今,我寫過上千篇的政治、社會、文教的評論及史論;從「黨外」民運時代,歷經民進黨突破黨禁,到解嚴至今,我參與過大大小小的政治、社會運動(包括助選)。目的無非是期待台灣成為一個文明的民主國家。
好不容易二〇〇〇年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主政,惜因朝小野大,改革幅度有限。二〇一一年民進黨推出蔡英文角逐一二年的大選,我特地發表〈台灣有接受女性政治領袖的高度文明〉一文,以示支持。那次雖然敗選,但我仍引頸企盼次屆大選能產生女總統。果然二〇一六年小英當選總統,而且民進黨也在國會過半。我欣喜若狂,心想改革的時代即將來臨,數十年來諸多變革的訴求多少應可一償宿願了。
然而,小英執政後,我發現原來我誤會她了!例如—
我原以為小英對於社會最企盼的司法改革會立即啟動,未料她卻找來在威權時代扮演重大人權事件的打手,要來改革司法?我真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會任用和綠營有相同國家認同的人出長外交,未料她卻從國民黨找來主張「一中」的人當外交部長。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會任命具有台灣主體意識的人出長國防,沒想到她找來的國防部長竟公然反對台獨。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應該會讓還在高唱「黃埔建軍」、「黨旗揮舞」的黨軍徹底國家化,沒想到她任用的國防部長卻堅拒修改這些黨軍歌詞。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會開始推動轉型正義,沒想到卻找來一位吹捧馬英九的鄉愿要來轉型正義,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會讓九十多年前蔣渭水領導的「台灣民眾黨」、《台灣民報》早就呼籲的「陪審制」付諸實現,未料她卻堅不接受!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會讓鳥籠公投法鬆綁,未料她以黨主席權威,阻止國會通過制憲正名的公投法,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派衛福部長參加WHA會說出Taiwan之名,未料她竟然授意使用Chinese Taipei,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會樂見民間發動的東奧正名運動,未料她竟然打壓,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會實現多年來綠營對華航的呼籲,正名為Taiwan Air Line,未料至今不動,連他出國的座機仍掛著China之名,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當國民黨重大弊案的兆豐案爆發(台灣被罰57+9億,全民買單),小英會藉此揪出洗錢與掏空台灣的重大犯罪,未料她不僅不藉機揭弊,竟將之封存到二〇二六,我誤會她了!(還有獵雷慶富案也輕輕放下!)
我原以為小英有意為國家追討黨產,會尊重黨產會處理,未料她竟透過內政部長葉俊榮放水讓婦聯會銷毀175箱黑資料,並讓辜嚴倬雲開溜美國。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會堅持不會讓違法亂紀的人出長台大,未料卻讓教育部長葉俊榮越過行政院長賴清德直接放水管中閔,我誤會她了!
我原以為小英主政的民主台灣會歡迎備受專制中國欺壓的維吾爾領袖熱比婭和藏族領袖達賴來台訪問,未料她竟然不接受他們來台,我誤會她了!
我對小英還有很多誤會,無法盡述。為何我有這麼多誤會?其實小英已給了答案:她在威權時代選擇服從。而我們是在威權時代就選擇抗爭。借用戒嚴時代就投身「黨外」民主運動的好友藍妙齡的話:「從開始至今都坐轎的她,無法了解黨外時代就拼搏的人士」。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我以為小英與我同心,我誤會了!

---

#賴清德唯一可以取得參選正當性的政治價值是「蔡英文不會贏」,不是政治路線選擇的問題,也不是政策是好或壞的價值判斷抉擇,而應該是蔡英文的政治性格與領導能力的政治問題。因此,去年11月24日民進黨在九合一大選的慘敗教訓,原本就是對蔡英文總統領導執政的不信任投票結果,是治國能力出了問題,賴清德雖然是當時的行政院⻑,也難辭其咎,但是否真正的問題主因是出在於蔡英文的領導能力?該領導而不去領導,不該領導時卻恣意領導?這是賴清德可以好好跟台灣民眾講清楚說明白的地方,但賴清德卻避重就輕且並不願意「否定蔡英文」,其結果就變成了進退兩難,讓人摸不著頭緒,「為什麼賴清德要執意參選總統呢?」這就是賴清德參選以來最大的政治敗筆,挑戰蔡英文卻不「否定蔡英文」,表面上是為了初選後的團結,是為了自己也是執政團隊的「老二」而難辭其咎......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
-----

作者說,英德之爭演變到現在,雙方只在算計如何催出一兩趴民調數字,證實這只是一場魚死網破、毫無政治價值與信念的初選,不會有任何人是贏家。而如果連陳菊都當不成「公道伯」,甚而被質疑前後說法不一,即使一週後的初選結果揭曉,這場綠營內戰的傷痕,又如何能夠撫平呢?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