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歐洲主權國家與美國科技公司鬥稅法








美國科技巨頭與歐洲主權國家的較量


從柏林到馬德裡、從倫敦到巴黎,美國科技公司正在與歐洲主權國家展開一場激戰。

這是一場政府與新興科技巨頭、老牌行業與新貴挑戰者、隨心所欲的美國企業文化與更加嚴格的歐洲體系之間的較量。

對於過去40年從車庫和大學校園走出來的美國科技巨頭來說,這場爭奪戰也給它們帶來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威脅之一。

首先,這場爭奪戰是有關經濟的。

歐洲的決策者習慣控制其經濟中的主要部門,眼下卻難以掌控來自大洋彼岸的行動迅速的新來者。經濟增長低迷,政府收入疲弱,決策者們眼看著從零售到媒體到出租車等行業曾經歸歐洲公司所有的利潤流入硅谷的腰包(征稅常常不多)。他們擔心汽車等重要行業可能步其後塵。



硅谷大本營聖何塞航拍圖

美國企業來勢洶洶。五家美國科技公司──蘋果、亞馬遜、Facebook Inc.、谷歌和微軟──總市值達1.8萬億美元。相比之下,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DAX指數全部30個藍籌股公司的總市值為1.3萬億美元。

華威商學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榮休教授、前英國反壟斷官員斯通曼(Paul Stoneman)表示,隨著美國科技公司的崛起,歐洲公司將失去一切。

這也是價值觀的碰撞:硅谷默認的“輕監管”模式與歐洲更注重個人隱私保護的監管模式相沖突。

或許更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互聯網由誰掌控。畢竟,互聯網是聯系整個世界的紐帶,也是重要的經濟引擎,現在人們都認為,互聯網的操縱大權掌握在美國手中。這種情緒在斯諾登爆料美國政府廣泛監聽美國人、歐洲人(有時是通過美國公司的數據和通信網絡)之後被引爆。

自那時起,歐洲人就一直在反擊,幾乎每天都會有小規模沖突發生。一家荷蘭法院周一禁止Uber Technologies Inc.在荷蘭經營拼車服務;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上周也宣布了一種新的“谷歌稅”,目標直指美國科技公司;在此之前的一周,法國和德國的官員也呼吁就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所作所為征詢公眾意見;歐洲議會也已經批準了一項決議,以反壟斷為由提議分拆谷歌。Uber已經表態,將繼續在荷蘭提供拼車服務。谷歌不予置評。

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在5月份判決歐洲人擁有“被忘記的權利”,有權要求網絡公司將可能損害個人利益的信息從搜索引擎中刪除,美國企業為此大感錯愕。美國的憲法明顯會否決掉這樣的條款。然而,歐洲各國負責隱私監管的機構上個月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建議搜索引擎應該將上述裁定推而廣之,應用到所有網站,而非僅限於歐洲。

對於正試圖借力國外市場維持快速發展的美國科技公司而言,上述阻力已經成為橫亙在他們面前的巨大風險。在華爾街,分析師們越來越多地談到監管問題,認為這是擺在谷歌等網絡巨頭面前為數不多但卻關系生死存亡的威脅之一。

美銀美林分析師Justin Post上周五下調了谷歌股票評級,理由就是歐洲的監管風險。他指出,歐洲國家試圖監管谷歌的搜索結果,這有可能阻止該公司在這個領域推出尺度較大的新產品。今年以來,谷歌股價下跌了至少5%,而2012、2013兩年累計總共上漲了75%以上。

此前,網絡領域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地區,特別是中國。中國阻止了多項谷歌和Facebook的服務,也令其他美國科技企業很難與本土企業競爭。但歐洲的抱怨集中在某些議題和流程上,而此類議題和流程是這些公司立身之本的重要組成。

除搜索業務外,歐洲也關注數據隱私,而且歐洲對斯諾登泄密一事的反應也可能影響到美國科技企業能在歐洲收集多少消費者信息,以及如何利用這些信息。

這些數據為在線廣告和商業機器提供了燃料,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已經花費了多年時間打造這一機器,並通過該機器賺錢。如今,要求這些公司將此類信息存在歐洲本地數據中心的呼聲越來越高,這有可能讓這些機器的運行成本變得更高。

過去,美國科技公司的做法是,先打造新產品及服務,然後再處理監管和政治方面的問題。他補充說,現在這些公司正試圖提前應對此類問題,因為歐洲業務的不確定性帶來的成本太高了。谷歌一名發言人不予置評,Facebook的發言人不予置評,微軟未回應置評請求。

這場較量引發的重要問題是,鑒於歐洲政府不願讓數據落入華盛頓手中,這是否會造成互聯網碎片化。歐洲理事會周一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除非美國的竊窺行為得到遏阻,否則這場將令互聯網受傷害的運動就很難停下來。

美國企業認為這是一個威脅。今年早些時候,Facebook首席執行長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Facebook上發帖稱,他給美國總統奧巴馬打了電話,對“這些一再出現的關於美國政府行為的報道”表達了“沮喪”之情;這些報道削弱了美國企業在海外獲得的信任。美國國家安全局稱,最近一篇指控該局使用假Facebook服務器的報道是不實的。

雙方都鼓吹自己信奉的價值。在周一發言支持擬出台的新歐洲數據保護法規時,法國總理努埃爾﹒瓦爾斯(Manuel Valls)警告稱,民主價值必須佔上風。

但是科技巨頭們也不掩飾自己的雄心。谷歌執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10月份時在倫敦表示,該公司不想只被定性為廣告和搜索公司,只要谷歌在為全球居民創造價值,那麼谷歌就選擇了正確的歷史道路。

而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利害關系:根據歐盟委員會3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歐洲生產率的上升有一半是來自信息和通訊技術方面的投資。

支持谷歌分拆提議的歐洲議會議員、西班牙中立派人士Ramon Tremosa i Balcells稱,他們承認創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他們想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他們只是在反映歐洲消費者和歐洲企業的關切。

但美國的科技公司也受到了打擊。美國的大型公司被指採用激進的避稅策略,令本地競爭對手發展受阻。亞馬遜和蘋果都卷入了歐盟的稅務調查。Uber曾被指控在法國及其他國家雇傭沒有專業執照的司機,該公司不得不與試圖令其倒閉的努力作鬥爭。亞馬遜和蘋果均否認政府對其實行選擇性稅收優惠。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法學教授派蒂特(Nicolas Petit)表示,在歐洲,自70年代初期以來政府幹預經濟的需求從未如此之強。

一些專家認為,歐洲的這種做法就是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只會進一步抑制經濟增長。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經濟學院教授Vivek Ghosal說,為什麼要歧視一種更出色的服務提供模式呢?歐洲部分國家的問題在於過度監管;保護安逸的工作似乎已成為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上月,美國四名資深參議員和眾議員在給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的一封信中表示,他們對歐洲數字經濟領域內出現的歧視國外公司的趨勢日感憂慮。他們敦促舒爾茨考慮以上政策可能對歐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所造成的影響。

可以肯定的是,老牌企業與攪局的後起之秀之間的爭鬥戲碼同樣也在美國上演,Uber和房屋租賃服務公司Airbnb Inc.就曾因業務模式問題與監管機構產生摩擦。

同時,一些美國公司也在利用歐洲的緊張局勢攻擊競爭對手。微軟是布魯塞爾針對谷歌反壟斷行動背後的一個推動力量,而甲骨文是積極鼓動反對谷歌的公平搜索聯盟的另一成員。

歐洲人說這關乎本地企業獲得一個抗爭機會。關於在線搜索,Tremosa說,希望現有的歐洲公司有機會發展,提供這些服務。

然而許多歐洲初創公司面臨的問題源自歐洲自身。這些初創公司常常要面對沉重的稅收和雇傭成本,並且歐洲的金融體系高度依賴銀行放貸,缺乏風險資本。倫敦証券交易所首席執行長Xavier Rolet說,歐洲對債務的公共補貼較高,股票交易納稅成本要遠遠高於美國。

對於在歐洲“權力走廊”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型歐洲企業來說,他們的傳統業務擴張模式也在受到威脅。例如,歐洲電信巨頭多年來一直在遊說監管機構放寬價格上限並放鬆競爭規定,從而有利於他們進行業務擴張。但現在他們正面臨著WhatsApp等所謂通過互聯網提供服務的競爭對手的威脅。WhatsApp等可以使用現有的基礎設施提供成本更低、價值更高的替代服務選擇。

一些決策者擔心歐洲的核心行業如汽車制造業也可能遭遇相同問題。在歐洲模式下,像寶馬等汽車生產商會搭建一個內部數字網絡來操作其智能汽車。但汽車生產商擔心如果谷歌開發一個更好的汽車操作網絡,他們將被淘汰出局。

《華爾街日報》記者 Tom Fairless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