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對於台壹的全力轉型,將成立的《鏡週刊》卻大走回頭路,不但接手台壹沉痾的人事成本,更將大筆資金挹注在市場日益衰退的紙媒,如何創造新的營運模式殺出周刊活路,成為傳媒圈討論焦點。
而資金來源絕對是令人好奇的一環,據說,《鏡週刊》背後是私募基金,股東身分相當神祕,初期募資金額約有六到十億元已經到位。市場傳言,資金來源與中信集團少東辜仲諒、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可能有關聯,但兩集團已私下否認此事,讓金主身分暫時成謎。
但有趣的是,攤開壹傳媒的買賣史,中信、台塑不是首次被提起。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黎智英曾打算把台灣壹傳媒(當時含壹電視)包裹賣給辜仲諒、王文淵、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龍巖董事長李世聰、台灣產物保險董事長李泰宏等五大買家,後來因故破局。
本刊調查期間,知情人士另透露《鏡週刊》的取材走向,將向新興的香港網上新聞媒體香港01(hk01.com)取經,以政商時事深入報導為主、生活娛樂為輔。
香港01是于品海在香港雨傘運動後籌組而成,于品海目前是香港上市公司南海控股的主席,主要業務是中國內地的電影院生意,于年輕時開始涉入中、港、台三地的傳媒經營,多次被港媒起底背後有中國政府資金。而香港01上的部分報導或評論文章更因立場親中與親梁振英,惹來不少批評與猜測。//
「言猶在耳,不到兩個月,卻傳出他覓得資金要創設與舊東家性質雷同的新媒體;此外,他還大舉接收遭台壹資遣的舊員工,近期更策動台壹現職的一級主管、記者整批離職。除此之外,他也向其他傳媒挖角,並重金招聘數位人才,種種戲劇性發展,不免引來反擊的聯想。
據調查,裴偉籌設的周刊暫時定名《鏡週刊》,主要取「明鏡如水」之意,
......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發行的《周刊王》,當初成立時,也曾挖角台壹記者複製經驗。但此次《鏡週刊》網羅的對象,除了文字及攝影記者之外,還包括文、美編,連行政部門、秘書、司機都不放過,一名內部人士描述:「像肉粽一樣把人整串帶走,是想要讓台壹難看,打臉老東家罷了。」
......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發行的《周刊王》,當初成立時,也曾挖角台壹記者複製經驗。但此次《鏡週刊》網羅的對象,除了文字及攝影記者之外,還包括文、美編,連行政部門、秘書、司機都不放過,一名內部人士描述:「像肉粽一樣把人整串帶走,是想要讓台壹難看,打臉老東家罷了。」
領取優退方案走人的「退輔會」成員,無縫接軌地投向新東家懷抱,裴偉持續大手筆挖角台壹現職記者,幾乎全編輯部的員工都曾被詢問過。一名記者說,為了彌補跳槽可能產生的損失,新東家同意將潛在的資遣費,按月分攤加計入月薪裡,並允諾跳槽的同事加薪升職、擴大管轄人力編制等,種種與媒體現況反其道的土豪式投資舉動讓台壹記者奮不顧身的投奔。
在新東家精準策畫下,八月九日當天,多名在職記者發難,向台壹人事部門申請離職單,連續三天,包括財經、社會、專案、娛樂組記者及一級主管︵含副總︶,將近二十人遞出辭呈。這個突發狀況讓職員面面相覷,早已得知內情的記者則私下感嘆:「這一天總算來了!」
......
一名前台壹編輯部主管、並長期觀察傳統紙媒走勢的人士分析:「看來黎智英和張劍虹面對台壹大地震,看法並不悲觀,對壹傳媒管理層而言,台壹內部的資深記者配合數位化的腳步過慢,甚至消極抵抗,早已讓香港人頭痛不已,如果可以趁機換新血,不但降低龐大的薪資成本、省去大筆資遣費,還提前換來另一批年輕、掌握數位能力的記者,難道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嗎?」
......
一名前台壹編輯部主管、並長期觀察傳統紙媒走勢的人士分析:「看來黎智英和張劍虹面對台壹大地震,看法並不悲觀,對壹傳媒管理層而言,台壹內部的資深記者配合數位化的腳步過慢,甚至消極抵抗,早已讓香港人頭痛不已,如果可以趁機換新血,不但降低龐大的薪資成本、省去大筆資遣費,還提前換來另一批年輕、掌握數位能力的記者,難道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