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台灣官場、學界、產業的治理的 "致命惡疾" 及英國設立食品犯罪調查組



最近有官員和教授大放厥辭,說什麼地溝油(塑化劑......)對健康的危害無數據,所以安全、大家閉嘴......
這種無知,在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的著作中,被列為"經營/管理/治理"的"致命惡疾"之一,請有心人士拿起他的書《轉危為安》、《新經濟學:適用於產業‧政府‧教育界》複習一下:

"管理團隊只知應用看得見的數字,而忽略或很少考慮了有些數字是為未知的或無法得知的 (unknown or unknowable)。
   這種無知,在美國企業界尤其嚴重,....."



再說一次,
2010年廢掉「食品藥物檢驗局」,
結果就是這樣!
以劣質豬油做成的全統香豬油,經衛生福利部檢驗竟符合標準,多位專家昨痛批,「這個檢驗報告一點意義都沒有」,一方面採樣檢體不具代表性,二方面檢驗項目也很陽春,根本揪不出問...
MONEY.UDN.COM|由聯合財經網上傳




Kuo Wei Wu 轉貼自 Nicole Chan



現在連學者都出來,可見台灣社會從業者,政府到學者都爛透了,台灣人民,你不要以為自己「比較不爛」,你們也從出生以來就具有「奴性」,才會對這種狀態一再容忍、忽視、默認到接受。否則這些業者如何存活(特別是那幾家狂喊「我是受害者」如何能上市?如何能業績幾百億?)?那些狗官如何能穩坐官位(我們抗議只有一天,有人還抱怨太陽花運動,說學生怎麼可以佔領官府?)?至於學者,論文炒襲,上課鬼混,我們也不會罷課?所以是誰縱容業者、官員與學者,人民無辜嗎?

學者竟稱 「1天1滴無害」 | 蘋果日報
餿水油風暴【邱俊吉╱台北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前天指誤食餿水油未必傷身,引發外界抨擊,食藥署昨急邀學者專家背書,與會者皆強調,問題豬油含大量有...
APPLEDAILY.COM.TW



餿水油有毒?東海教授蘇正德:沒數字就閉嘴!
強冠生產的「全統香豬油」以餿水油提煉,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蘇正德6日表示,「吃多少吃多久」對人體會有傷害必須要有明確的數字,「要不然你閉嘴!」(地溝油,餿水油,強冠,郭烈成,葉明功,...
ETTODAY.NET|由 ETTODAY 新聞雲上傳



Chu-po Chen 這種人也可以當教授嗎?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問他,他可以證明沒有危害嗎?他有數字嗎?如果他願意自告奮勇來當人體試驗品,我們就會有數字了。提煉香豬油對材料和程序不是應該要有相當的規範嗎?難道他在東海是以這種心態在教學生嗎?只要現在沒有數字證明有害的,大家都可以任意去做。他的邏輯、專業倫理和人文素養都有問題。東海的校教評會是否應該來討論一下,他的發言是否得當?


防堵食品造假 英國設立食品犯罪調查組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4 年 09 月 06 日 分類 生物科技







為了打擊食品造假問題,英國政府下令成立調查食品犯罪單位。


BBC 4 號報導,為了打擊食品造假問題,英國政府下令成立食品犯罪單位(Food Crime Unit),這也是回應 2013 年馬肉摻入牛肉的事件,當時歐洲地區的超市貨架上出現了牛肉商品驗出帶有馬肉的消息。
政府可以這樣做

食品犯罪單位(FCU)成立源頭,是來自食品安全專家艾略特教授(Chris Elliott)的建議,他來自歷史悠久的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The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日前他也針對怎麼保障民眾可以安心購物,提供幾項建議:
相關資訊能有更好的蒐集及分享方式,讓犯罪集團無法運作
食品業要進行全新且未公開的查核方式來保護他們的產業和顧客
更好的檢舉系統,讓食品犯罪的檢舉更有效率
增進食品檢驗單位的能力,同時為了測出食物的真偽,要讓檢測作業標準化
在食品產業內建立勇於質疑的文化,對上游供應商來源保有好奇心


(Source:路透社)


食品公司之間應盡量透明

根據艾略特教授表示,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安全的食品系統之一,而他針對食安問題的建議能讓食安的層級提升到另個階段,他說:「我相信成立一個國家級的預防食品犯罪機構,能夠確保相關措施能實際執行,藉此保護消費者在未來能避免食品造假的傷害。」

有關艾略特的建議,英國政府方面表示歡迎並接受。

環保局秘書長楚斯(Elizabeth Truss)受訪時表示,「我們已經開始把艾略特教授建議的一些措施開始實行,例如發布資訊、食品企業之間更透明化,同時建議消費者購買供應流程較短的食品,舉例來說,英國牛肉(British Beef)在當地超市中的銷售量近期出現 10% 的上揚。」

新成立的食品犯罪單位,會隸屬在現行的食品標準局下。


小補充:食物能犯罪?

根據艾略特教授的報告, 所謂的食物造假(Food fraud)包含了故意替換、添加、填塞食品的成分、或是錯誤呈現食品成分資訊、誤導的包裝等等,也包含了故意用誤導人的食品成分來獲利等。

當食品造假到達食品「犯罪」的程度時,是指事件已經不單是偶發或「意外」發生在食品業範疇內,而是由有組織的集團開始從事詐騙行徑的時候就稱之;這些組織在進行詐騙行動前,確知他們的行為會造成欺瞞、並傷害購買食品者。


▲照片中是受到馬肉事件波及被徹查的牛肉(Source:路透社)

食品犯罪賺多罰得輕

就英國的執法單位來看,他們相信食品犯罪已經成了一個需要重視的大問題,據傳不少國際犯罪組織,現在就多元發展他們的犯罪版圖,從過去的販毒、搶劫,到現在的造假食品都有他們在其後。

國際刑警組織的副首長埃里斯(Michael Ellis)表示:「這(食品犯罪的出現)已經改變調查工作的範圍了,犯罪組織瞭解到他們可以從造假食物中一樣可有相同獲利,而且罰則還更輕。」

「從我的經驗來看,犯罪組織造假食物的模式和他們過去販毒的行為差不多,他們會有人頭公司,假戶頭,他們也會傳達假的公告,聲稱他們的商品正在運送中,或是給了錯的運貨訊息。」


全球都有問題

2013 年 12 月到 2014 年 1 月間,國際刑警組織執行的打擊食品問題任務──Operation Opson III──橫跨了美洲、亞洲和歐洲大陸上的 33 個國家,他們一共查封了 13.1 萬噸的油和醋、20 噸的問題香料和調味料、近 43 萬噸的假飲料、以及 45 噸的假乳製品,此外,亦有 96 人遭到逮捕。


▲2008 年因為毒奶粉入院的小朋友(Source:路透社)


毒奶粉 毒酒

食品犯罪問題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 2008 年時,中國傳出假奶粉事件,當時的製造商為了增加蛋白質成分,在嬰兒配方奶粉中添入「三聚氰胺」(melamine),最後釀成 6 名嬰兒腎衰竭死亡。2012 年時,捷克則傳出超過 40 人因為喝了添入甲醇(methanol)的伏特加酒還有萊姆酒死亡。

國際刑警組織的埃里斯就說:「造假行為衝擊到的是每一個人,那些犯罪組織不在乎最後到貨架上的食品乾不乾淨或是有沒有細菌等等。他們只想掛上有名品牌,然後賺飽荷包。」

在英國當地,為了要確保食品供應鏈安全是相當複雜的過程,不同的食品成分得由不同的政府單位來處理。

例如,食品標籤是同時給食品標準局、健康局、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Defra)、以及當地政府聘雇的貿易標準局人員共同負責;另外,環境衛生局的官員也要處理食品品質、乾淨還有安全與否的問題。

編註: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指的是原本在中國頗負盛名的三鹿嬰兒奶粉被查出有添加不能食用的塑膠原料三聚氰胺,長期使用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易造成急、慢性腎衰竭。

2004 年時,中國早已傳過「假奶粉」事件,也就是「阜陽劣質奶粉事件」,當時中國安徽省阜陽地區出現許多「大頭娃」症狀的孩童,後經深入探究發現是惡質商人製作沒有營養的劣質奶粉,以此為主食的嬰幼兒會出現造血功能障礙、內臟功能衰竭、免疫力低下等情況,其中因為最明顯的症狀是「頭大」,因此又稱為「大頭娃」。


(Source:路透社)


可以測肉來自甚麼動物

在食品檢驗室中,若有新的檢驗科技出現,就能幫助相關單位對抗食品造假的問題,例如牛津實驗室,他們就在馬肉事件後發展出驗肉儀器 Pulsar,就改變了過去檢測肉品得花費數天的舊習, Pulsar 可以幫助他們在數秒鐘就確認眼前的肉是由甚麼組成。

這是怎麼辦到的?Pulsar 不是檢查 DNA 組成,而是從「脂肪記號」(fat fingerprint)來檢查,因為每一種動物的脂肪組成量不同,但是呢,這項機器沒辦法應用到加工食品上,目前只能在肉被送進加工廠前進行檢驗。


需要政府投入預算人力

至於,評核食品銷售商、餐廳或是加工廠的責任,就是落到了食品標準局(Trading Standards Institute)的人員身上,但是,英國在 2016 年時,會裁撤食品標準局 40% 的檢驗人員,舉例來說,英國的伍斯特郡(Worcestershire)在 2013 到 2014 年間有 25 名檢驗員執行任務,但是到了 2016 年時,可能就只剩下 6 人。其他公家的食品檢驗室也傳出要裁員的消息。

註:伍斯特郡占地 1,741 平方公里,55.5 萬人,面積約為台北市 6 倍大,不過人口約只有台北市 1/4。
Ministers back Food Crime Unit recommendation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