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24年7月10日 星期三

鄭女士自殺. 電商退貨賺大錢

 



中國電商退貨率超高的原因之一,退貨賺大錢 -01

.

.

這幾年在中國電商業真的很難做,出貨1000單,退貨500~800單。


退貨退到大家心慌慌了,甚至因為退貨而不做的。


為什麼電商退貨率這麼高,除了衝動購物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一個在台灣的我們沒辦法相信的原因:[退貨可以賺錢]。

---------------------------

退貨可以賺錢?這怎麼賺?


首先在中國的電商平台淘寶/拚多多,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都會推出一個[運費險]的服務。


這服務是由淘寶/拚多多找保險公司提供的,當賣家想要讓消費者有更多保障,上架商品的時候,就會點選這個加值收費保險服務。


當買家下單購買商品,發現不喜歡,後台提出退貨退款,這時這個[運費險]就會生效,會退款12-15元人民幣左右的運費補償。

-----------------------

這運費險一開始立意良好,但有人發現如果寄一些比較小間快遞,寄一件運費只要6元人民幣,那就有錢賺了。


假設寄一件運費6元人民幣,寄回成功[運費險]退你12-15元人民幣,那就賺到6-9元人民幣的價差。


一天退個10件,那就賺到60-90元人民幣了。


那用多個帳號來操作,那一天退個100件就賺到600-900元人民幣了。


一個月下來,這不就是財富密碼了嗎!


這真他的媽的萬萬想不到,買貨退貨居然也可以退貨成財富自由!

-----------------------------

那一開始是個人戶在操作而已,後來被有心人發現有利可圖,就公司化集體大量操作。


這時就有人開公司,買帳號用虛擬主機多開,一天退貨1000件就可以賺到6000-9000人民幣了。


這不就是妥妥的財富密碼嗎!

-----------------------------

後來漸漸的這個財富密碼被淘寶/拚多多知道了,因此淘寶/拚多多就會偵測退貨率比較高的帳號予以停權。


而賣家也會看到退貨率比較高的買家拒絕出貨。


但你以為這個[運費險]的漏洞就被堵住了嗎?


其實並沒有,這漏洞不只沒被堵住,還更加發揚光大了。


在這之前聽說操作[運費險]一年的利潤有2000萬人民幣以上,


但是後來更猖狂了,獲利高達數億人民幣以上。


下一篇為大家說說,這個產業鏈如何升級與致富!

顧爾德:一位金融業年輕女職員自殺成了最近中國財金圈關切話題,這個年輕生命殞落背後牽扯著習近平時代中國經濟難解的困境與荒謬。


七月一日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一位年僅三十歲的鄭姓女員工,跳樓結束自己生命。她大學在浙江大學念經濟,並獲選進入浙大竺可楨學院,這是浙大對優秀大學部學生實施「特別培養」的榮譽學院。大學期間也到美國當交換學生,也曾拿到獎學金;之後被保送到浙大經濟學院金融學碩士班。畢業後鄭小姐進入中金公司上海債券銷售部門工作,中金是「龍頭國企」,中國數一數二的券商、投資銀行,中金員工薪水高,在過去景氣好時號稱「人均百萬年薪」;這幾年景氣差,百萬年薪不再,卻依然是中國金融業界僅次於中信證券的亞軍。鄭小姐從求學到就業的履歷,擺明就是個人生勝利組,而她年輕時的照片顯露出聰明、自信,對未來充滿期望。


鄭小姐把自己的金融專業運用到個人投資理財,她去年在上海弘久北外灘買了一個一平米十五.六萬、總價將近一千七百八十萬人民幣的房子,其中先向銀行貸了四百萬做為頭期款,之後每個月要償還近五萬七千元。即使中金待遇再高,這個數字也遠超過她的收入,但就像陷入困境的中國房地產業一樣,都使用高槓桿來進行投資,期望藉此快速致富。


房市崩盤也帶走鄭小姐的生命

不料房市一路崩盤,她買的的房子價格已跌了超過了頭期款四百萬。接著中國金融業減薪潮來襲,已懷孕的鄭小姐也難倖免。面臨巨大經濟壓力下,她出現憂鬱症狀,也與同樣被降薪的先生時有磨擦。今年七月一日,剛生產完的鄭小姐,據傳是與先生口角後,選擇結束自己三十歲的生命。


這個悲劇迅速在網路上流傳,中金公司也被迫在7月3日下午發佈公告回應:「近日,我司上海地區一名員工不幸離世,我司對此突發事件感到非常悲痛,並向員工的家人朋友表達了深切的哀悼……。」


這個悲劇看起來是一個個案,一位之前一帆風順的金融菁英,遇到不景氣的大環境,因投資錯誤而自陷財務困境,再加上家庭、身心因素造成悲劇。每次金融風暴、經濟蕭條中,類以悲劇在美國、台灣、日本……在全世界各地都會上演。不過,若仔細分析,讓鄭小姐走上絕路的大的兩個環境因素包括:房市崩盤以及金融業降薪,其背後卻是習近平一連串政策錯誤造成的。


習近平不完全相信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他有社會主義信仰,認為分配正義是重要的。這無可厚非,資本主義在歐洲發展的過程也曾導致階級衝突,也曾讓英國、德國、北歐各國以不同的方式校正市場經濟,讓資本主義向左修正。


對於房地產這個火車頭產業,習近平一直很有意見。他在2016年底的中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宣告:「房子是用來住而不是用來炒!」所以從隔年開始政府就出台一連串「打房」政策以限制地產投機,包括限制房地產業信貸、控制房價等。


的確,中國地產業者多利用「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的高風險經營模式,這不利資源配制。只是打房地策斷了地產業者銀脈,卻也讓業者陷入流動性危機,到了2019年已有數百家中小型地產業者倒閉。


隔年,中國政府更出台「三條紅線」政策,進一步監管整頓房地產業。官方畫出的三條紅線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期負債比小於1倍。「三條紅線」是要矯正中國房地產企業「三高」經營模式,以避免波及金融產業,同時希望把資金引導到習近平期望的國家戰略性生產事業,也就是習近所後來說的「新質生產力」部門。


結果卻是房地產危機進一步擴大,不只中小型企業不支,大型房地產集團也踩紅線,2021年2月建商華夏幸福債務違約,成了三條紅線實施後首個倒下的房地產業者。萬科、保利、碧桂園和龍頭企業恆大集團紛紛踩了紅線。恆大更創下了中國企業最高虧損紀錄2兆4374億人民幣。


全文見留言處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