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24年7月30日 星期二

Nike 大崩潰……及其他新品牌(Emmy)

 





爆紅的 NIKE 長文似乎引導了風向是因為做舊客和成效型廣告以及過度追求數據導向,導致市值暴跌。


不過中國業績變差、去年下半年開始從 all-in DTC 的策略髮夾彎回頭跟經銷商合作應該也可以看出並非歸咎於單一原因。


以下是原文 Claude 翻譯,連結放在留言。


原作者是在 NIKE 任職 21 年並於 2022 年離開的高階主管,擔任過 EMEA 地區不同國家和品類的職位。



耐吉:一場史詩級的價值毀滅傳奇


Massimo Giunco

行銷長/品牌策略師/人類


2024-07-28


一個月前,2024 年 6 月 28 日,耐吉發布 2024 年第二季財報。一天內市值蒸發 250 億美元(9 個月內蒸發 700 億美元)。股市交易量達 1.3 億股(是平均每日交易量的 13 倍)。股價跌至 2018 年以來的最低點,比 2024 年初下跌 32%。


這不只是一場華爾街交易日,這是耐吉的審判日。


故事始於 2020 年 1 月 13 日,當時 John Donahue 接替 Mark Parker 成為耐吉的執行長。他與消費者、產品和品牌總裁 Heidi O'Neill 立即著手規劃公司的轉型。


幾個月後,在完成耐吉全球巡迴後,執行長透過電子郵件宣布了他的決定(用「親愛的耐吉同仁,這是你們要求的...」的說法):


1) 耐吉將從組織中刪除品類 (品牌、產品開發和銷售)

2) 耐吉將成為以 DTC (直接面向消費者) 為主導的公司,結束由批發領導

3) 耐吉將改變其行銷模式,將其集中化並以數據驅動和數位化為主導


為了實施這些計劃,執行長還宣布了公司的一次大規模重組,分兩波進行,從 2020 年 8 月到 2021 年 3 月(先是美國,然後是世界其他地區)。


一開始事情似乎進展順利。由於疫情和實體店面經營的客觀挑戰,Nike Direct (負責 DTC 的業務單位) 業務蒸蒸日上,證明了執行長的重要策略決策是正確的。然後,當一切恢復正常後,情況慢慢但穩定地,每季度都顯示出野心勃勃和犯錯之間的界線非常微妙。


讓我們逐一檢視這三個關鍵決策的影響。


取消品類 (Elimination of categories)


傳言這個決定是麥肯錫建議的,並得到執行長和消費者、產品和品牌總裁的熱烈擁護。很難知道這是否屬實。背後的原因主要是耐吉矩陣中某些業務的重複,簡化流程從而優化組織成本,最重要的是,有信心數據驅動的洞察模型(著名的「飛輪」)可以輕鬆取代品類主導的產品和品牌創建流程的知識。在 6 個月內,數百名同事被解僱,與此同時,耐吉失去了一個穩固的流程和數千年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這些都是在數十年的鞋類領導地位 (以及服裝) 中建立起來的,涵蓋跑步、足球、籃球、健身、訓練、運動服等領域。產品引擎變成了以性別為主導:女性、男性和兒童 (就像 Zara、GAP、H&M 或任何其他通用時尚品牌一樣)。


如果今天我們談論缺乏創新和產品創造的活力,那麼,我們確切地知道這一切的起源。


品類在 2023 年 12 月執行長宣布的重組中被重新引入耐吉,這是在2024年第二季令人失望的業績發布後。順便說一下,它們現在被稱為「Fields of Play」,這是耐吉 20 年前使用的名稱,而不是「categories」,因為否則有人可能會認為執行長和品牌總裁犯了錯誤...。


結束批發領導 (End of wholesale leadership)


在 2021 財年開始之前(4 年前),執行長和品牌總裁向他們的直接下屬明確指示了 2025 年新分銷結構的發展和組成:降低批發業務,使其成為第二大收入來源;大力發展 Nike Direct 業務,將其轉變為公司收入的第一大主要來源;並以 Nike .com 為主導(在接下來的 3 個財年內達到驚人的 24% 的複合年增長率...)


討論到此為止。「這就是我們需要做的。這就是我們將要做的。」在耐吉歷史上,長期願景第一次不再是由產品、品牌和市場領導力驅動的可持續增長。它變成了以數位為主導的 DTC 至上論。就這樣。


在那一刻,人們無法準確理解其影響,也不知道這是信心、過度自信、自大、天才、瘋狂還是僅僅是一個錯誤。


邊緣化批發業務非常容易實現。耐吉只是開始終止與許多當地業務合作夥伴的數百份協議,或減少與他們的業務(銷售更少的產品,和/或將優質產品轉移到 Nike Direct)。他們在全球範圍內這樣做,對耐吉在全球各地與數十年合作的夥伴豎起了中指,並大幅縮減了當地國家團隊銷售人員的數量。


更具挑戰性的是「單一品牌」分銷和數位分銷的增長,尤其是按照執行長和品牌總裁要求的速度。


顯然,品牌投資提供了重要支持。行銷組織大幅改變了其需求創造模式,並在多年內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效能行銷/程序化廣告,以購買 (「購買」這個詞是恰當的,否則我會用「賺取」) 電子商務平台快速增長的流量 (我們稍後會談到這一點)。


在幾個季度的良好業績之後 (如我所說,這些業績被疫情的長尾效應和實體店業務的緩慢復甦所誇大),事情開始朝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其中包括:


a) 耐吉 - 一直以來都是一家批發業務公司,建立在一個成熟的「期貨」系統上 - 沒有明確的知識和紀律來從運營角度管理這種轉變。神奇地 (好吧,其實並不神奇),庫存開始急劇增加,因為所有數據驅動的預測 (「飛輪」...) 都根本無法得出結論,供應鏈也崩潰了。根據季度財報公告,2021 年 5 月 31 日的庫存水平為 65 億美元。2022 年 5 月 31 日為 85 億美元。2022 年 11 月 30 日達到 100 億美元。耐吉不再知道該生產什麼、何時生產、往哪裡發貨。解決庫存過剩問題的行動計劃埋下了利潤率侵蝕的種子,因為耐吉開始在自己的渠道 - 尤其是 Nike .com - 提供更多折扣 (我們稍後會談到這一點)。


b) 消費者並不像一些商業領袖所想像或希望的那樣有彈性。消費者也不像一些商業領袖所想像或希望的那樣忠誠。所以,發生了什麼?很簡單。許多消費者 - 主要是偶爾購買的人 - 並沒有跟隨耐吉 (真讓人驚訝),而是繼續在他們以前購物的地方購物。所以,一旦他們在「他們的」商店裡找不到耐吉運動鞋 - 因為耐吉不再為這些商店供貨 - 他們就簡單地選擇了其他品牌。


c) 這種「意想不到」的消費者行為對耐吉和運動用品行業還產生了另一個後果。直到 2010 年代末,耐吉一直處於全面進攻模式 (在每個市場、每個類別、每個產品事業部,基本上在每個維度上都是第一),這是一種對市場的軍事占領,對不知如何應對如此支配地位的競爭對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唯一的戰略重點就是:在任何地方取勝。新戰略導致了市場占領的結束。耐吉為競爭對手 - 無論大中小 - 開闢了意想不到的空間(除了那家總部位於黑措根奧拉赫的公司,他們像往常一樣複製貼上了耐吉的戰略,並以較溫和的形式執行)。被耐吉放棄或縮減規模的零售商開始為競技場上的所有其他品牌提供貨架和平方米。突然間,某些品牌開始獲得市場份額,特別是在那些曾經由菲爾·奈特和比爾·鮑爾曼創立的公司領導的專業類別中攻擊耐吉 (如跑步、足球、健身、訓練,部分也包括休閒)。


(編按:黑措根奧拉赫的公司應該是指 Adidas)


d) 對電子商務的日益關注 - 加上「意想不到」的消費者行為、供應鏈問題和產品創新的缺乏 - 給耐吉高層管理團隊帶來了額外的驚喜。商業經驗法則之一說,在線上,競爭的主要槓桿是「價格」 (因為自然流量的消費者漏斗是建立在價格比較的基礎上的)。耐吉以 200 美元的價格銷售運動鞋的傳奇能力開始受到線上對折扣的渴望和尋求解決庫存問題的最終方案的威脅。因此,毛利率 - 不是因為 DTC 業務的增長而增加,反而由於 Nike .com 上永無止境的促銷態度而迅速下降 (黑色星期五曾經是一天,然後變成了一周,然後變成了一個月,然後與節禮日和年末銷售相連。而且越來越多,季末銷售、季中銷售、會員銷售、親友銷售)。結果如何?2022 財年的毛利率為 46%。2023 財年的毛利率為 43.5%。4 個季度內毛利率下降 250 個基點...。


這一切都是意料之外的,不是嗎?耐吉的執行長並非來自這個行業。所以,他可能低估了消費者行為和運動鞋服裝分銷市場機制背後的邏輯。或者根本不了解這些。畢竟,他是一個不太了解情況的「數據驅動型人才」,不管這意味著什麼。更難理解的是,為什麼消費者、產品和品牌總裁 - 一個行業老手,耐吉女性類別的創建者之一,對公司和業務有著深厚了解的專業人士 - 會批准並支持所有這些。也許是過度自信。或者純粹是簡單的誤判...很難知道。


事實是,John 和 Heidi 一起創造了一個食人生態系統,吞噬了品牌資產、產品資產、毛利率、市場份額、需求創造預算和消費者連接性。在僅僅三年內...。


以數位行銷為主導


耐吉 50 年來一直建立在一個非常簡單的基礎上:品牌、產品和市場。自從耐吉成為上市公司以來,DC投資模式一直都是相同的:將至少十分之一的收入投資於需求創造和體育行銷。品牌模式也非常簡單:專注於創新和啟發,基於運動員-產品協同效應的創意和講故事能力,利用體育可以創造的情感力量,試圖激勵越來越多的運動員 *(如果你有身體,你就是運動員) 參與運動。這就是讓耐吉成為我們曾經認識、喜愛、欣賞的耐吉,無論是在專業還是情感上。


2020 年發生了什麼?嗯,品牌團隊從品牌行銷轉向數位行銷,從品牌提升轉向刺激銷售。全力以赴。因此,當時的行銷長做了幾個重大舉措:


a) 從創造需求轉為服務和維持需求,這意味著大部分投資都導向了已經是耐吉消費者 (或「會員」) 的人群。


b) 程序化廣告投資大幅增長 (截至 2021 年,為了吸引流量到 Nike .com,耐吉開始在程序化廣告和效能行銷上投資的比例是其他品牌活動通常投資的兩倍或更多)。當然,前行銷長忽視了越來越多關於效能行銷/程序化廣告投資效率低下的學術文獻,這些文獻指出了欺詐、中介成本上升以及消費者對這些活動反應下降等問題。這些因素促使其他大型 B2C 公司 - 如聯合利華和寶潔 - 在同一時期減少這類 DC 投資...因此,耐吉將大量資金 (數十億美元) 投入到一些效果較差但易於衡量的東西​​​​​​​​​​​​​​​​上,而不是投資於更有效但不太容易衡量的東西。結論是:這是一筆驚人的浪費。


c) 提升品牌設計地位並降低品牌傳播的重要性。基本上,是風格勝過突破性創意。為了供應數位行銷生態系統,行銷團隊的一個歷史性職能 (品牌傳播) 實際上被品牌設計團隊吸收和邊緣化,後者與行銷技術「科學家」一起,在行銷內容製作方面取得了領導地位。耐吉不再需要品牌創意,只需要一個精緻且永不停止的品牌內容供應鏈。


d) 集中生產行銷內容以服務所有數位自有渠道的數量爆炸性增長,同時大幅減少本地驅動的內容和品牌建設內容。此外,還大幅縮減了本地行銷/創意團隊和本地投資,因為 DC 本應推動電子商務和數位商務,而不是本地市場。


e) 製造「會員」狂熱。突然間,耐吉行銷變成了一個無處不在的「會員專屬」對話平台,忠誠度成為任何品牌計劃的主要驅動力 (看來這種狂熱在過去 12 個月裡已經有所緩解...)


顯然、前行銷長決定忽視澳大利亞南澳大學市場營銷科學教授、Ehrenberg-Bass 研究所主任 Byron Sharp 的《品牌如何成長》。否則、他就會知道:


1) 如果你只專注於現有消費者,你就不會成長。最終,你的業務會萎縮 (就像現在「令人驚訝地」正在發生的那樣)。

2) 忠誠度不是增長的驅動力。

3) 忠誠度是市場滲透率的函數。如果你提高市場滲透率和市佔,你就會提高忠誠度 (通常還會提高收入)。

4) 如果你只試圖提高現有消費者的忠誠度 (和 LTV) (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來獲得一些非常難以實現且昂貴的東西),你就不會提高滲透率和市佔率 (因此也不會提高收入)。就是這麼簡單...。


他把「Nike .com」作為一切的中心,將注意力和資金都轉移到這裡。因此,自 2018 年以來,耐吉就沒有製作過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品牌宣傳活動,因為品牌組織必須成為一個巨大的刺激銷售機器。舉個例子?那個臭名昭著的「編輯策略」 (editorial strategy) - 你可以在其舊文存檔、Nike YouTube 頻道或任何 Nike Instagram 帳戶上看到其效果 - 產生了成千上萬個微不足道、無用、無意義的內容,昂貴且大多無效,全都是為了餵養貪婪的數位生態系統,目的是為了吸引流量到一個只能轉化極少數 (我說極少數,是指真的極少數...) 到達那裡的消費者的平台,並讓所有其他人失望 (或被忽視)。


結論


正如運動用品行業最有資格且最權威的專家之一 Matt Powell 所說,這是一個自我傷害的歷史。6 月 28 日在華爾街發生的事情只是四年前決定的結果。而且,這肯定還沒結束。我們不知道如果某些決定沒有被做出和實施會發生什麼。我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做出這些決定。我們知道的是我們看到的。而我們看到的是一場史詩級的價值毀滅傳奇,在短短 3 年內損害了耐吉品牌的心理和實體可用性,這一切都是由 John Donahue 和 Heidi O'Neill 領導的一群高管造成的。


然而,仍然有希望。


畢竟,這主要是一場華爾街的「危機」。投資者對公司領導人感到失望和憤怒,他們浪費了難以置信的財務價值,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報,破壞了耐吉作為成長型公司的聲譽。


同時,仍有大量消費者認為「勾勾」還是很酷的。耐吉仍然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耐吉仍然是其行業的市場領導者。耐吉每年仍然有 50 億美元的息稅前利潤 (2024 財年為 57 億美元)、而且沒有一美元的債務。耐吉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東山再起的歷史。


但是...


要花費數年時間 (以及大量投資 - 我的意思是,這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 重新建立失去的產品創新領導地位 (他們失去的不僅是重點,還有能力)。

- 重新獲得影響和驅動市場的能力,市場現在被新的、靈活的、有利可圖的品牌所佔據 (更不用說許多批發合作夥伴在被放棄,在某些情況下被邊緣化和/或侮辱後對耐吉感到憤怒)。

- 讓「勾勾」擺脫效能行銷的沉迷濫用。

- 再次成為一個引領潮流的品牌 (在過去 4 年裡,許多優秀的行銷人員被「善意地」邀請離開,留下來的人都是刺激銷售的大師,本地團隊已被取消或縮減,「品牌魔力」能力已經消失,需要重建...而這不會在一個季度內發生)。


2008 年,北京奧運會舉辦的那一年,作為奧運品牌活動的一部分,耐吉用「人類賽跑」(Human Race) 迷住了全世界,這是一場從洛杉磯到里約、從羅馬到首爾、從東京到伊斯坦布爾、從巴黎到倫敦的大型全球活動和宣傳,讓全世界一起跑步。2024 年,巴黎奧運會舉辦的年份,作為奧運品牌活動的一部分,耐吉 EMEA 剛剛推出了「挑戰距離:耐吉跑步挑戰」(Defy the Distance: Nike Running Challenge),這是一種導線上活動,讓消費者跑 5 公里就能贏得全價商品 20% 的折扣。很容易理解為什麼 - 雖然品牌偉大的潛力仍然存在 - 要再次實現它將是一個非常漫長(且昂貴)的旅程...。


執行長和消費者、產品和品牌總裁 - 違背所有預期 - 仍在為公司服務,正在制定行動計劃來尋找解決他們造成的問題的方法。而這可能是一個問題,如果不是「最大」的問題。


在我看來,這兩位高管更像是一個問題,而不是在尋找失去的榮耀的過程中的機會。不一定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主要是因為他們在華爾街、市場和 - 特別是 - 耐吉員工眼中的可信度,這支曾經充滿激情和靈感的員工大軍,如今 - 在 7 年內經歷了三次重組後 - 努力相信他們錯誤的領導人的「新」敘事。


最後,親愛的執行長和親愛的消費者、品牌和產品總裁,勝利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


Massimo Giunco

行銷長/品牌策略師/人類

..l...

我5自己大概是兩年前看到謝金河社長在講Deckers鞋業的時候,買了Deckers的股票,也的確是股價倍增了,但是我自己買了他們的主要牌子Hoka來穿,其實我還是覺得Nike比較好穿,但Nike就是一路崩盤。


為此我思考了很多,Nike過去在行銷上的投資真的是非常紮實,甚至是令人感動的,譬如說他們會為了慢跑鞋,組織一大堆跑隊,他們做NTC和app來鼓勵運動,整個都不賺錢,他們請的教練超貴,但是你真的會因此而忠誠品牌。


我第一次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跑完五公里,就是被拉進Nike跑隊,在教練的帶領下,我第一次在跑步中體會到自己好像融化在風裡,天人合一的感覺。


直銷能快速提取品牌的價值,但是如果不繼續投資,品牌力會很快耗損殆盡。我還是很愛Nike這個牌子,家裡仍然有四雙不同功能的鞋子,但是過去兩年我買了Merrill登山鞋、Hoka、On,我真的就是跟這篇文章裡面講的,被經銷商拉走,但我心中真正好的鞋子還是Nike。


Nike不只是鞋子品質好,也是因為他們一直投資在運動精神上,我認為這是比較專業的品牌,因此不太考慮其他鞋子。希望Nike能重新振作,重拾品牌雄風。


(全文貼留言板)

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國際比賽與飲食

 大家都知道英國選手嫌棄巴黎奧運食堂的事了吧?


英國人欸?不是說很懂國際美食?竟然敢嫌棄世界知名的米其林創始國美食?


我太好奇了,所以查了一下巴黎奧運選手村食堂的資料。大致是這樣:


🍴由三星主廚Alexandte Mazzia 規劃伙食,不只要餵飽15000名運動選手,還要展現法國美食文化!


🍴另外還有名廚 Akrame Benallal、Amandine Chaignot、Charles Guilloy等人協助烹飪。


🍴餐廳從7月12日開始營業,每天24小時無休供應餐點。


🍴分有沙拉區、烤肉區、湯品區、熱食區、水果區、甜點區,當然不能少的是乳酪區。還有一區是grab & go ,給沒耐心等候的人。


🍴 餐廳旁邊還有專屬麵包店。


🍴菜色有歐洲風、亞洲風、非洲風,還可以接受客製料理。(餐廳說英國人會要求燕麥粥,韓國人要吃辛奇,中國人要吃糯米飯...)


🍴 共有40多道料理,其中1/3是素食。


🍴為符合環保減碳需求,25%的食材來自餐廳週邊200公里之內。


看起來還蠻讚的啊?

但英國選手抱怨吃不飽,連雞蛋都要採配給制!一怒之下從英國召來自己的廚師,不去選手村吃飯了!


事情是這樣的:原來是7/24那天早上,最先開賽的田徑選手都到了,這些選手特別愛吃蛋跟肉,所以就一時來不及供應這樣。


法國媒體說:「啊眼前就有星級美食,英國人還是要點燕麥粥porridge!叫三星主廚幫你煮燕麥粥會不會太大材小用了!」🤣


不過主廚據說有考量運動員飲食啦!一定要讓他們吃得健康均衡。所以炸雞甚麼的是不會出現的。


倒是法國奧運村食堂的服務肯定是不如東京奧運有效率的...畢竟,臭臉(有個性啦)巴黎服務生也是法國很重要的文化啊!


我沒有找到選手村的食物照片,

🥖看看奧運開幕維安警力的餐盒吧:trop léger , too light!太健怡了!🤣

我姪子幼稚園畢業典禮的餐盒也差不多是這樣。

法國人開玩笑說「至少都是大牌子啦!」


這就是法國人吃不胖的奧秘(誤


#法國真的沒有遍地美食

#踩雷的機會比台灣高

寵物飼料的管理

 最近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參選人范斯因過去關於女性生育與寵物的言論遭到炎上,讓我想起前一陣子推特流傳的一段中國影片,感嘆受到新北市議員質詢的「污辱與傷害」,因為今年四月時,台灣傳出貓飼料疑似導致數十起貓咪低血鉀案件,戴瑋珊因此質詢侯友宜,要求動保處加強稽查,並且注意即使貓飼料沒有毒物,但因鈣離子與鉀離子互斥,也會因成分傷害動物,希望能夠研議修訂《新北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納入寵物食品的管理稽查。


原po在影片中感嘆,「當我們還在為人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而感到憤怒和無奈,他們已經把寵物食安問題拿來問責市長。而且不是寵物食品出現毒物,只是對寵物身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的配比不夠科學。這種降維的對比,讓我們情何以堪!」


其實2014年美國國會就曾經對中國寵物食品開過聽證會,因為「美國政府的報告顯示最近幾年有1千多名寵物狗死亡與來自中國的寵物食品有關。美國有6千2百萬個家庭養寵物;今年美國人的寵物食品消費將超過226億美元。對他們來說寵物食品安全非常重要。」


不過寵物食品安全直到現在,在中國仍是一個棘手的問題。2021年中國城鎮犬貓市場消費規模達2,490億元人民幣,但是數千起投訴事件,讓官媒批評「國內網路上販售的許多寵物糧配料組成模糊,有散裝寵物糧包裝上只有產品名稱和生產廠商,甚至有不良商家把摻有土和鋸末的寵物糧加入大量誘食劑賣給消費者。」因此比較發達的上海,已經開始發起寵物食品標示透明化的規範,不過整體而言,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2024年7月13日 星期六

中国流行語「歷史的垃圾時間」(十三維度)

 中国流行語「歷史的垃圾時間」


繼「躺平」、「人礦」、「潤(run)」之後,最近中国大陸網絡又冒起一個新興熱門詞:「歷史的垃圾時間」。「垃圾時間」來自英文garbage time,原指一場體育比賽中,雙方分數遠遠拉開,勝負已分,但賽事依然未完,剩餘的無聊時間就叫garbage time。


有中国網民就信手拈來,借用「垃圾時間」四字,形容一個國家的失敗幾乎已成定局,甚至進入了倒數時段。一段在網上廣泛流傳的定義是:「從經濟學的邏輯來看,當某段歷史正處於違背經濟規律、個人又無力改變、且必然走向失敗的階段,我們將其定義為『歷史的垃圾時間』。」


大概是崩口人忌崩口碗,有些自信不足(或中国人常說的「底氣不足」)的人見這個詞日益流行,便對號入座,認定「歷史的垃圾時間」是惡意影射中国。日前官媒和一些「學者」更組成「反駁隊」,批評「某些人借題發揮,對国家發展長吁短嘆、陰陽怪氣」。


例如中国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最近撰文稱,有網民說「歷史的垃圾時間」來自經濟學家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那是錯的。王文反駁說,自己翻遍米塞斯著作,都未發現他講過「歷史的垃圾時間」,於是指這是「赤裸裸的假冒偽學術用詞」。


然而這位「學者」根本在打稻草人,因為只要你查一查「歷史的垃圾時間」此詞的原初出處,就知道作者從未說過米塞斯有用這個詞——既然人家沒說,又何來「赤裸裸的假冒偽學術用詞」呢?


據我查證,「歷史的垃圾時間」初見於2023年11月12日一篇微信文章〈如何渡過歷史的垃圾時間〉,作者署名「清和社長」。全文洋洋灑灑七千多字,分三部分,題為「歷史的垃圾時間」、「文化的羅刹海市」及「個人的臨終關懷」。


作者讀書不少,行文旁徵博引,有一段說早在1920年蘇聯誕生前,米塞斯已發表文章〈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經濟計算〉,從經濟計算角度否定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及集中配置資源的可能性。作者接着說:「換言之,蘇聯尚未誕生之前,米塞斯就通過邏輯推理預言這種經濟體必然失敗。按照米塞斯的邏輯,蘇聯從1922年誕生開始便進入垃圾時間。」


看清楚了嗎?原作者沒有把「歷史的垃圾時間」塞進米塞斯口中,他只是以此為喻,用自己的方式演繹米塞斯的觀點而已。由此可見,王文也許連原作者寫什麼也沒看過,或看過而刻意扭曲,藉此抹黑那是「偽學術用詞」,如此信口雌黃,學術道德何在?


如果你看畢〈如何渡過歷史的垃圾時間〉全文,就會發現真正重點不在於「垃圾時間」是否出自米塞斯,而是作者由始至終都在反覆申述的一件事:是什麼因素把一個國家送入「歷史的垃圾時間」?用一句話概括作者的答案,那就是:權力高度集中,沒有進化為民主國家。


我嘗試摘錄原文幾段話給大家看看:


「蘇聯的崩潰是米塞斯推演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失敗,也是蘇聯權力高度集中的民族國家制度的失敗。民族國家失敗的比比皆是,他們失敗的共同原因是沒有成為民主國家,即民族國家內部的權力未能合法化、未能落實到國民手上。」


「每當歷史進入垃圾時間,最先倒下的永遠是文化人、思想者。每一輪文化浩劫就像歷史的複讀機:從尖銳的批評聲消失,到沉默將被認為居心叵測,然後是讚美不夠賣力也是一種罪,最後只留下一種聲音:謊言。」


「王權越集中,對意識形態的控制就越瘋狂,對異見者的打擊就越極端。」


「在歷史的垃圾時間裏,從來都沒有星河璀璨,只有牛鬼蛇神。在文化的羅刹海市中,戈培爾式喉舌、盛世美顏家、馬屁精、應聲蟲,群魔亂舞,狂躁的無知者、搭便車者、沉默的大多數以及一群裝作人畜無害樣子的幫兇(⋯⋯)」


「在歷史的垃圾時間裏,因為方向錯誤,努力只會加速終結。」


以上言論貌似尖銳,但有趣的是,〈如何渡過歷史的垃圾時間〉全文其實沒一句半句批評中国現狀,也沒說中国已進入「垃圾時間」。反而是黨媒和「學者」的對號入座高調反駁,諷刺地坐實了作者引而不發的觀點,簡直裏應外合。留意,這篇發酵已久的鴻文自去年11月發布以來,至今尚未在微信「下架」,值得一看:


https://mp.weixin.qq.com/s/Op-wTzqzIN9gJzUNVZvLb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圖/ 破壞之王

2024年7月10日 星期三

鄭女士自殺. 電商退貨賺大錢

 



中國電商退貨率超高的原因之一,退貨賺大錢 -01

.

.

這幾年在中國電商業真的很難做,出貨1000單,退貨500~800單。


退貨退到大家心慌慌了,甚至因為退貨而不做的。


為什麼電商退貨率這麼高,除了衝動購物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一個在台灣的我們沒辦法相信的原因:[退貨可以賺錢]。

---------------------------

退貨可以賺錢?這怎麼賺?


首先在中國的電商平台淘寶/拚多多,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都會推出一個[運費險]的服務。


這服務是由淘寶/拚多多找保險公司提供的,當賣家想要讓消費者有更多保障,上架商品的時候,就會點選這個加值收費保險服務。


當買家下單購買商品,發現不喜歡,後台提出退貨退款,這時這個[運費險]就會生效,會退款12-15元人民幣左右的運費補償。

-----------------------

這運費險一開始立意良好,但有人發現如果寄一些比較小間快遞,寄一件運費只要6元人民幣,那就有錢賺了。


假設寄一件運費6元人民幣,寄回成功[運費險]退你12-15元人民幣,那就賺到6-9元人民幣的價差。


一天退個10件,那就賺到60-90元人民幣了。


那用多個帳號來操作,那一天退個100件就賺到600-900元人民幣了。


一個月下來,這不就是財富密碼了嗎!


這真他的媽的萬萬想不到,買貨退貨居然也可以退貨成財富自由!

-----------------------------

那一開始是個人戶在操作而已,後來被有心人發現有利可圖,就公司化集體大量操作。


這時就有人開公司,買帳號用虛擬主機多開,一天退貨1000件就可以賺到6000-9000人民幣了。


這不就是妥妥的財富密碼嗎!

-----------------------------

後來漸漸的這個財富密碼被淘寶/拚多多知道了,因此淘寶/拚多多就會偵測退貨率比較高的帳號予以停權。


而賣家也會看到退貨率比較高的買家拒絕出貨。


但你以為這個[運費險]的漏洞就被堵住了嗎?


其實並沒有,這漏洞不只沒被堵住,還更加發揚光大了。


在這之前聽說操作[運費險]一年的利潤有2000萬人民幣以上,


但是後來更猖狂了,獲利高達數億人民幣以上。


下一篇為大家說說,這個產業鏈如何升級與致富!

顧爾德:一位金融業年輕女職員自殺成了最近中國財金圈關切話題,這個年輕生命殞落背後牽扯著習近平時代中國經濟難解的困境與荒謬。


七月一日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一位年僅三十歲的鄭姓女員工,跳樓結束自己生命。她大學在浙江大學念經濟,並獲選進入浙大竺可楨學院,這是浙大對優秀大學部學生實施「特別培養」的榮譽學院。大學期間也到美國當交換學生,也曾拿到獎學金;之後被保送到浙大經濟學院金融學碩士班。畢業後鄭小姐進入中金公司上海債券銷售部門工作,中金是「龍頭國企」,中國數一數二的券商、投資銀行,中金員工薪水高,在過去景氣好時號稱「人均百萬年薪」;這幾年景氣差,百萬年薪不再,卻依然是中國金融業界僅次於中信證券的亞軍。鄭小姐從求學到就業的履歷,擺明就是個人生勝利組,而她年輕時的照片顯露出聰明、自信,對未來充滿期望。


鄭小姐把自己的金融專業運用到個人投資理財,她去年在上海弘久北外灘買了一個一平米十五.六萬、總價將近一千七百八十萬人民幣的房子,其中先向銀行貸了四百萬做為頭期款,之後每個月要償還近五萬七千元。即使中金待遇再高,這個數字也遠超過她的收入,但就像陷入困境的中國房地產業一樣,都使用高槓桿來進行投資,期望藉此快速致富。


房市崩盤也帶走鄭小姐的生命

不料房市一路崩盤,她買的的房子價格已跌了超過了頭期款四百萬。接著中國金融業減薪潮來襲,已懷孕的鄭小姐也難倖免。面臨巨大經濟壓力下,她出現憂鬱症狀,也與同樣被降薪的先生時有磨擦。今年七月一日,剛生產完的鄭小姐,據傳是與先生口角後,選擇結束自己三十歲的生命。


這個悲劇迅速在網路上流傳,中金公司也被迫在7月3日下午發佈公告回應:「近日,我司上海地區一名員工不幸離世,我司對此突發事件感到非常悲痛,並向員工的家人朋友表達了深切的哀悼……。」


這個悲劇看起來是一個個案,一位之前一帆風順的金融菁英,遇到不景氣的大環境,因投資錯誤而自陷財務困境,再加上家庭、身心因素造成悲劇。每次金融風暴、經濟蕭條中,類以悲劇在美國、台灣、日本……在全世界各地都會上演。不過,若仔細分析,讓鄭小姐走上絕路的大的兩個環境因素包括:房市崩盤以及金融業降薪,其背後卻是習近平一連串政策錯誤造成的。


習近平不完全相信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他有社會主義信仰,認為分配正義是重要的。這無可厚非,資本主義在歐洲發展的過程也曾導致階級衝突,也曾讓英國、德國、北歐各國以不同的方式校正市場經濟,讓資本主義向左修正。


對於房地產這個火車頭產業,習近平一直很有意見。他在2016年底的中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宣告:「房子是用來住而不是用來炒!」所以從隔年開始政府就出台一連串「打房」政策以限制地產投機,包括限制房地產業信貸、控制房價等。


的確,中國地產業者多利用「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的高風險經營模式,這不利資源配制。只是打房地策斷了地產業者銀脈,卻也讓業者陷入流動性危機,到了2019年已有數百家中小型地產業者倒閉。


隔年,中國政府更出台「三條紅線」政策,進一步監管整頓房地產業。官方畫出的三條紅線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期負債比小於1倍。「三條紅線」是要矯正中國房地產企業「三高」經營模式,以避免波及金融產業,同時希望把資金引導到習近平期望的國家戰略性生產事業,也就是習近所後來說的「新質生產力」部門。


結果卻是房地產危機進一步擴大,不只中小型企業不支,大型房地產集團也踩紅線,2021年2月建商華夏幸福債務違約,成了三條紅線實施後首個倒下的房地產業者。萬科、保利、碧桂園和龍頭企業恆大集團紛紛踩了紅線。恆大更創下了中國企業最高虧損紀錄2兆4374億人民幣。


全文見留言處

德國拆除華為等公司的設備等(時刻表)

 德國國內已持續數年之久關於從最新5G行動通訊標準中排除使用中國零件的爭議即將結束。根據《南德意志報》、北德意志電台和西德意志電台聯合報道,政府代表和行動電信公司已「就解決方案的基本原則達成一致」。作為第一步,所謂的核心網路將從2026年起不再使用華為或中興通訊等中國製造商的組件。


報道稱,核心網路簡單來說就是進行資料傳輸的5G中央資料中心。由於大量資料和資訊都在資料中心處理,也因此尤其重要。


據報道,在第二階段,也就是到2029年底,中國組件也將從所謂的接入和傳輸網路的管理系統中被排除,例如基地台。


對於違反此時間表的行為,應在合約中就制定處罰規定。


電信公司Telefónica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公司一般不會對與當局正在進行的討論發表評論。德國內政部也未對此報道做出回應。


據報道,最新的方案是德國內政部正在與德國國內營運商接洽的妥協方案。最初的計劃預設了更嚴格的要求。


報告引述了德國政府圈內人士的說法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改變了德國對關鍵基礎設施的風險評估。在任何情況下,數位產業都不應該產生任何依賴性,就像德國曾經對俄羅斯天然氣一樣。聯邦政府將5G網路視為企業所在地的「中樞神經系統」,需要特別保護。

2024年7月9日 星期二

1949 75 周年慶 NATO THAMES & HUDSONThames & Hudson (sometimes T&H for brevity)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Founded1949
Founders
Country of originUnited Kingdom
Headquarters locationHigh Holborn
Distribution
Publication typesBooks
Official websitewww.thamesandhudson.com

Thames & Hudson (sometimes T&H for brevity) is a publisher of illustrated books in all visually creative categories: art, architecture, design, photography, fashion, film, and the performing arts. It also publishes books on archaeology, history, and popular culture.

Headquartered in London, it has a sister company in New York City, and subsidiaries in Melbourne,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In Paris it has a sister company, Éditions Thames & Hudson, and a subsidiary called Interart which distributes English-language books. The Thames & Hudson group currently employs approximately 150 staff in London and approximately 65 more around the world.

The publishing company was founded in 1949 by Walter and Eva Neurath, who aimed to make the world of art and the research of top scholars available to a wider public. The company's name reflects its international presence, particularly in London and New York. It remains an independent, family-owned company, and is one of the largest publishers of illustrated books, with over 2,000 titles in print.[2]

History


經營傳奇與神話 美國家族企業S. C. Johnson & Son, Inc 對北英國Dyson..... 讀" Dyson公司宣佈生產電動車的首間工廠選新加坡2018 "Dyson to cut 1,000 jobs in the U.K.202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_C._Johnson_%26_Son

S. C. Johnson & Son, Inc.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S. C. Johnson) is an America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privately held manufacturer of household cleaning supplies and other consumer chemicals based in Racine, Wisconsin.[1] In 2017, S. C. Johnson employed approximately 13,000 people and had estimated sales of $10 billion.[2]

The company is owned by the Johnson family. H. Fisk Johnson, Chairman and CEO since 2004, is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the Johnson family to lead the company.[3]

History


S. C. Johnson & Son, Inc.
S. C. Johnson
Company typePrivate
IndustryConsumer goods
Founded1886; 138 years ago
Racine, Wisconsin, U.S.
FounderSamuel Curtis Johnson Sr.
HeadquartersJohnson Wax Headquarters
1525 Howe Street, 
United States
Area served
Worldwide
Key people
Herbert Fisk Johnson III
(Chairman & CEO)
Brands
RevenueUS$ 11.2 billion (2023)
OwnerJohnson Family
Number of employees
13,000 (2019)[1]
Websitewww.scjohnson.com




johnson wax headquarters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johnson+wax+headquarters&oq=johnson+wax&gs_lcrp=EgZjaHJvbWUqCggAEAAY4wIYgAQyCggAEAAY4wIYgAQyDQgBEC4YrwEYxwEYgAQyBggCEEUYOTIHCAMQABiABDIHCAQQABiABDIHCAUQABiABDIHCAYQABiABDIHCAcQABiABDIHCAgQABiABDIHCAkQABiABNIBCDUzOThqMGo3qAIAsAIA&sourceid=chrome&ie=UTF-8

Happy Frank Lloyd Wright Friday! Wright believed geometric forms had symbolic power and he used repeating geometric shapes to help unify his spaces. According to him, the triangle shape, seen here in the museum stairway, suggested structural unity. Learn more: http://gu.gg/DE4fq

Eliot Elisofon—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Frank Lloyd Wright, 1942.
ARCHITECTURE & DESIGN
1942
1960
Ask any ten people on the street to name an architect—any architect, living or dead—and chances are pretty good that most would reply, “Frank Lloyd Wright.”
It’s hardly surprising, of course, that six decades after his death, Wright (1867 – 1959) remains America’s, and perhaps the world’s, most recognizable architect. Aside from the unassailable brilliance of his creations (the breathtaking Fallingwater and the Guggenheim Museum alone would have assured his legend) and the almost unimaginably scandalous life he led (open infidelity; the abandonment of his wife and his six children; outrageous cost overruns on projects; public conflicts with his patrons),Wright himself was, physically and stylistically, a memorable man. With his white mane of hair and his consciously striking sartorial sense, he hardly sought to avoid attention.
Wright was a genius, and like most geniuses, he wanted the world to notice him and his works. Here, on the anniversary of his landmark Guggenheim Museum in New York opening to the public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Oct. 21, 1959), LIFE.com does just that—we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 and celebrate some of his signature creations.
For its part, LIFE magazine paid tribute to Wright and to his eye-popping 5th Avenue museum this way, in its Nov. 2, 1959, issue:
Last week, six months after he died, the spirit of Frank Lloyd Wright came triumphantly to life again in New York City. The revolutionary art museum he designed for Solomon R. Guggenheim was finally opened to the public. While it was under construction, the museum was the constant butt of jokes. Its cylindrical exterior was likened to everything from a washing machine to a marshmallow.
The inside of the new Guggenheim Museum proved to be far more sensational than the outside. To the visitors who streamed through, it seemed like the inside of a giant snail shell. . . . The museum was greeted with a barrage of praise and protest. Architects hailed the “fantastic structure,” museum directors complained of the slanting floors and walls. An art critic called it “America’s most beautiful building,” a newspaper labeled it a “joyous monstrosity.” Everyone agreed on one thing—the building was definitely dizzying. This physical reaction would have pleased Wright who predicted, “When it is finished and you go into it, you will feel the building. You will feel it as a curving wave that never breaks.”
A curving wave that never breaks. Coming from a man who was inspired by the myriad forms and shapes found in nature for much of his protean career, that simple statement is perfectly apt—and still, all these years later, somehow comfortingly true.

Related Topics: 


Read more: Frank Lloyd Wright: Photos of an American Genius and His Works | LIFE.com http://life.time.com/culture/frank-lloyd-wright-photos-of-an-american-genius-and-his-works/#ixzz3GsSzkm75


On the occasion of the 55th Anniversary of our Frank Lloyd Wright-designed building, a group of Instagramers explored the Guggenheim Museum before public hours at our first Instagram meetup‪#‎EmptyGuggenheim‬. Thanks to everyone who celebrated with us!http://gu.gg/D7Mjm

On the occasion of the 55th Anniversary of our Frank Lloyd Wright-designed building, a group of Instagramers explored the Guggenheim Museum before public hours at our first Instagram meetup #EmptyGuggenheim. Thanks to everyone who celebrated with us! http://gu.gg/D7Mjm


Frank Lloyd Wright knew his design for the Guggenheim was pushing architectural boundaries. Through his letters, we can follow his passionate argument for his genre-bending creation. On our blog, learn about Wright's thoughts on designing—and naming—the Guggenheim Museum: http://gu.gg/D70wf
建築之夢—Frank Lloyd Wright賴特著述精選
這本書交待了原文的主要出處, 不過
不願意說明:根據那本書編輯而成。
很少附原文,句意不容易抓住。




書  名:建築之夢.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著述精選
書  號:9787547402535出版社 :山東畫報
作  者:[美]弗蘭克·勞埃德·賴特頁  數:291頁
譯  者:於潼ISBN:9787547402535
系列名稱:商品條碼:9787547402535
書目分類:建築初版時間:2011/6/1
定  價:192元







 
作者/譯者/編者.簡介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舉世公認的20世紀偉大的建築師、藝術家和思想家,現代建築的 創始人,和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格羅皮烏斯並列為世界四大建築師,被譽為是當代建築界的先驅之一。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他之後,美國還沒有別的建築師可以與他相比。路易士‧康、埃羅‧沙裏寧、凱文‧羅歇、貝聿銘、菲利 浦‧詹森都不能與他相比,即使上述這些人加在一起,他們在建築藝術上所具有的影響,也比不過賴特不尋常的七十二個年頭的建 築職業生涯所造成的巨大影響。
 
內容簡介
建築之夢: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著述精選》由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編著。 有關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書籍浩如煙海,其中很多都是他所做文章和演講稿的選本——從作品全集,到有關某些主題的文集 和選集,前者讓人望而卻步,後者則關注範圍較窄,或者選材較泛。《建築之夢: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著述精選》所選十五篇文章 來自賴特最有影響力、最發人深省、最具持久魅力——更不必說具有可讀性了——的著作,它們是賴特於1900年至20世紀30年代所寫 的文章,就像他當時的建築作品一樣,在歐洲和美國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影響了現代運動的發展歷程。 賴特是20世紀建築界的浪漫主義者和田園詩人。他的草原風格成為20世紀美國住宅建築設計的基礎。他設計的作品以對本質的深 刻理解和以形式與細節的相互烘托為主旨。他看到自然界的結構存在著類似的關係,而將他的作品稱為“有機建築”。 他不同於歐洲的那三位建築大師——他們忽略空間的中心作用和人的參與欲望,而賴特則在空間中充分考慮到人的存在,考慮建 築與環境的有機結合。他提倡建築形式多樣化,較早地否定了風行世界的國際式方盒子建築形式,給後來的美國建築思潮和世界各國 的建築發展以深刻的藝術上的啟發。

目錄:
導言
一 為了建築
二 為了建築(二)
三 為了建築:東京新帝國飯店
四 機器的藝術和工藝
五 拉金公司行政新大樓
六 研究與已完成的建築
七 日本木刻版畫:一種詮釋
八 裝飾的道德標準
九 廣畝城市:一種新的社區規劃
十 美國住宅建築物體系
十一 美國風住宅
十二 國際風格
十三 路易士·沙利文
十四 建築師
十五 受獎演說

 *****

Architecture & Design
1942
1960
Ask any ten people on the street to name an architect — any architect, living or dead — and chances are pretty good that most would reply, “Frank Lloyd Wright.”
It’s hardly surprising, of course, that six decades after his death, Wright (1867 – 1959) remains America’s, and perhaps the world’s, most recognizable architect. Aside from the unassailable brilliance of his creations (the breathtaking Fallingwater and the Guggenheim Museum alone would have assured his legend) and the almost unimaginably scandalous life he led (open infidelity; abandonment of his wife and six children; outrageous cost overruns on projects; public conflicts with his patrons),Wright himself was, physically and stylistically, a memorable man. With his white mane of hair and his consciously striking sartorial flair, he hardly sought to avoid attention.
Wright was a genius, and like most geniuses, he wanted the world to notice him and his works. Here, on the anniversary of his landmark Guggenheim Museum in New York opening to the public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Oct. 21, 1959), LIFE.com does just that —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 and celebrate some of his signature creations.
For its part, LIFE magazine paid tribute to Wright and to his eye-popping 5th Avenue museum this way, in its Nov. 2, 1959, issue:
Last week, six months after he died, the spirit of Frank Lloyd Wright came triumphantly to life again in New York City. The revolutionary art museum he designed for Solomon R. Guggenheim was finally opened to the public. While it was under construction, the museum was the constant butt of jokes. Its cylindrical exterior was likened to everything from a washing machine to a marshmallow.
The inside of the new Guggenheim Museum proved to be far more sensational than the outside. To the visitors who streamed through, it seemed like the inside of a giant snail shell … The museum was greeted with a barrage of praise and protest. Architects hailed the “fantastic structure,” museum directors complained of the slanting floors and walls. An art critic called it “America’s most beautiful building,” a newspaper labeled it a ‘joyous monstrosity.” Everyone agreed on one thing — the building was definitely dizzying. This physical reaction would have pleased Wright who predicted, “When it is finished and you go into it, you will feel the building. You will feel it as a curving wave that never breaks.”
A curving wave that never breaks. Coming from a man who was inspired by the myriad forms and shapes found in nature for much of his protean career, that simple statement is perfectly apt — and still, all these years later, somehow comfortingly true.








Dyson job cuts: One third of vacuum company's UK workforce to go
4 hours ago

CBS News
Dyson to cut 1,000 jobs in the U.K.









此新聞值得玩味的地方頗多,譬如說新加坡的電動車產業之供應鏈......
大家不太了解英國這家創新公司Dyson......
以生產吸塵器聞名的英國公司 Dyson 周二(23日)宣布,準備斥資25億英鎊(折合約 254 億港元)在新加坡設立電動車廠,預計廠房將於 2020 年落成,目標於 2021 年起生產首批電動車 ...












歐洲動態

以吸塵機而聞名的英國公司 Dyson 宣佈,他們生產電動車的首間廠房將落戶新加坡,2021年可生產出第一輛電動車。
公司創辦人 James Dyson 公開支持英國脫歐,因此不少英國人立即指摘他口說支持脫歐,但以行動證明不信任脫歐後的英國製造業。不過, Dyson超過10年都沒在英國生產,在英國的員工只負責科技研發及行政,因此Dyson電動車不在英生產,也不完全令人意外。
BBC.COM
Dyson to build electric car in SingaporeWork will start on a new factory later this year with car production scheduled to begin in 2021.

---
此新聞值得玩味的地方頗多,譬如說新加坡的電動車產業之供應鏈......
大家不太了解英國這家創新公司Dyson......


https://hcpeople.blogspot.com/2017/08/sir-james-dyson-inside-dyson-dynasty.html

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Sir James Dyson, Inside the Dyson dynasty



British billionaire Sir James Dyson sits down with Reuters’ Andrew Wilson to discuss why he started with vacuum cleaners, why he's comfortable with Brexit and what lies in the future for tech innovation. Watch the full episode of Spotlight here: http://reut.rs/2ese8U1


Sweet wheelbarrow.

The $400 Hair Dryer Proves James Dyson Is the Master of Making Boring Products Cool

A mini retrospective of the entrepreneur-inventor’s work so far
FOR.TN



Dyson 除了無葉風扇與吸塵器以外,到底還有什麼產品?你對這個品牌了解多少?

----------------------------------------

【延伸閱讀】戴森將投資 127 億,打造巨型研發中心http://technews.tw/?p=32777


你以為戴森只是生產電風扇和吸塵器嗎?


說到戴森(dyson)(sic)這個牌子,大多人第一反應都是那個極具未來感的無線吸塵器,以及看上去十分神奇的無葉電風扇。做為家電品牌,戴森的口碑無疑是很好的,問題在於產品真的很貴,以至於有些時候你會懷疑它是不是…
TECHNEWS.TW


Sir James Dyson, CBEFREng[1] (born 2 May 1947) is a British inventor, industrial designer and founder of the Dyson company. He is best known as the inventor of the Dual Cyclone bagless vacuum cleaner, which works on the principle of cyclonic sepa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unday Times Rich List 2013, his net worth in 2013 was £3 billion.[2]

Contents

[hide]
1 Early life
2 Early inventions
3 Vacuum cleaners
4 Other inventions
5 European single currency
6 James Dyson Foundation
7 Honours
8 Personal life
9 Autobiography
10 References
11 External links 

2024年7月7日 星期日

談雕塑家(或藝術家)的基金會: H. Moore, A. Calder, 楊英風/朱銘



"A Universe" (1934) is Alexander Calder’s take on the cosmos, its abstract spheres, circles, lines and ellipses giving  an impression of the planets moving through the Solar System.  


Albert Einstein reportedly was so spellbound by Calder’s interpretation that at Calder’s first exhibition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New York, Einstein stood and studied it for an hour.


2024年7月3日 星期三

台灣自行車德國展2024 ; Shimano, Inc. Yoshizo Shimano, 2020


台灣的驕傲!

今天在法蘭克福「歐洲自行車展」(EUROBIKE) 會場碰到三個我東吳德文系的學生。

其中一位還把當年和我及另兩位德籍同事的照片傳給我。

天啊!我真的曾經那麼年輕過!

嗚。。。四周都是「台商」,
只有我一個是「感商/傷」!

好了,這不是重點啦!

重點在這裏:

今天出席了台灣外貿協會(TAITRA)在法蘭克福「歐洲自行車展」(EUROBIKE) 會場的「台灣精品/Taiwan Excellence開幕記者會並以台灣駐德代表的身分致詞。

記者會上,五家指標性的台灣相關企業 - 桂盟(KMC)、宏𦴦(Acer ebii)、建大輪胎(KENDA)、志合訊息(WhiizU)及彥豪金屬(TEKTRO)都發表了新產品。

之前、之後並拜訪了多家參展的廠商,向他們表達問候及感謝 - 感謝他們以他們在「自行車的製造及高階組件之供應」的傲人成就讓「TAIWAN」在國際上發光發亮!

巨大集團(Giant)是台灣自行車品牌的「台積電」,第一家拜訪的就是他們,對他們結合「人性、永續、科技、環保」研發生產之理念留下深刻的印象。

桂盟(KMC)的吳盈進董事長同時也是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他告訴我,參展的台灣廠商(共264家)其實很多都是隱形冠軍,都是台灣的驕傲!

由於明天(四)一早已和國會議員約好共進早餐談事情,四點過後,我帶著滿滿的感動和感激離開會場去趕搭火車回柏林。

***
台灣外貿協會在會場作了好幾個鉅幅廣告。大大的「Taiwan」也在至少三個展館看得到。嗚,



OSAKA, Japan (BRAIN) —  Shimano's chairman emeritus and former chairman Yoshizo Shimano died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at 85 on July 3.


After earning his economics degree from Keio University in Tokyo, he briefly worked at an automobile sales company before joining Shimano Industrial Co., Ltd., now Shimano Inc. He established the company's first overseas operation, Shimano American Corporation in New York City in 1965; in 1972, he set up a European base in Dusseldorf, Germany. 
He returned to Japan in 1992 and served a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nd president of the company. He was named chairman of Shimano Inc. in March 2001 and became chairman emeritus the following year. He also served as chairman of Bicycle Association of Japan (now the General Bicycle Association), serving as its honorary chairman since 2011.

----
OBITUARY | Yoshizo Shimano, a former president of Japanese bicycle parts giant Shimano who played a major role in its global expansion, died on Friday.


ASIA.NIKKEI.COM

Former president of global bicycle parts giant Shimano dies
Yoshizo Shimano championed company's overseas growth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
日本語
English


禧瑪諾
公司類型株式會社
股票代號東證1部7309
ISINJP3358000002在維基數據編輯
成立1921年2月
創辦人島野莊三郎
代表人物島野喜三(行政總裁[1]
總部日本大阪府堺市
產業休閒產品
產品
營業額 $ 25.7億(FY 2013) ¥ 2,710.4億(FY 2013)
稅後盈餘 $ 3.421億(FY 2013) ¥ 350.8 億(FY 2013)
員工人數12,967 ( 2013年12月31日總計)
網站官方網站
備註[2][3][4]


禧瑪諾(英語:Shimano, Inc.,日語:株式会社シマノ),1921年成立,總部設於日本大阪府堺市,是世界知名的自行車零組件製造商,在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均設有工廠。 Shimano 公司在1921年由島野莊三郎成立於日本大阪府堺市。在追求創新及優良品質的精神下,Shimano產品很快的推廣到世界各地且受到高度肯定。凡是Shimano廠牌的每項產品都是品質的保證。 在過去40年Shimano結合世界各地的銷售部門、分公司及製造工廠成立了國際性跨國公司。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