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評:蘋論:蔡總統須拍板定音

我一直覺得:行政院等機關的開會架式太臃腫,很能凸顯台灣這小國的"大頭症"。希望總統府的許多溝通平台,能克服這些相關的決策與檢討之問題。


蘋論:蔡總統須拍板定音

 


今年520新總統上任至今,不滿意蔡英文與林全的民調大幅升高,逼得蔡總統不得不御駕親征,宣布以後每周一她將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旨在讓決策效率與進度更快、更周延。
蔡在演講中指出:「在混亂而困難的時代中,大家期待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面對這樣的呼喚,我只有一個答案,就是承擔。」其實,答案不應該是承擔,在大選獲勝的那一刻,或最遲到宣示就職的那一刻,就已經當然要承擔了,難道還能不承擔嗎?答案應該非常具體,像是有績效地執行。

解決方案別四不像

如果總統每周召開這樣的會議,親自推動政策,就和美國總統的職權相差不多;行政院長更像總統的幕僚長,使台灣的雙首長制更向總統制傾斜,對行政院長是某種程度的奪權。不過,如果蔡每周的會議對那些兩難的政策只是聽聽,或說些「研究、研究」的空話,就完全不必開,以免有損總統的權威和聲望,也傷害到行政院長的自尊並可能使院長由主動變被動、由積極變消極,把責任推給總統。
所以蔡親自領導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若要有效,蔡必須對那些兩難的政策如一例一休拍板定案,不能既來開會,又把拍板權塞給閣揆,結果遠比不開此會要糟得多。
扁馬兩朝的高層政策協調會議都很多,但卻不見績效有多麼突出,問題出在與會人員都掌握不住問題的核心與本質;就算掌握住了,卻在問題解決的兩難處卡死,為了各方不得罪,處處妥協,以致最後的解決方案變成四不像,什麼問題都無解。就像目前的一例一休,既無法得罪資方、也不敢打擊勞方,最後決策變得什麼都不像,兩邊都得罪。 

兩害相權則取其輕

蔡英文願意親臨最前線的勇氣值得肯定,但也要展現魄力,在永遠無法面面俱到的困難處,按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毅然拍板決定。你不可能同時討好資方、勞方,統派、獨派,美國、中國,保守派、自由派,軍公教、勞工,醫院、病患……
蔡須知道,總統永遠是最後一關,若總統都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將永遠無解,因為沒官員敢於嘗試連總統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除非等到下一任的新總統。所以,這個會議不是溝通各部的平台(之前就應做過)、不是還在尋求共識階段,而是最後的拍板決策,一鎚定音。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