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

台灣:沒有大陸客,旅遊也有春天。旅行收入年減12.1%;旅行支出年增5.2%


台灣:沒有大陸客,旅遊也有春天


北京政府試圖通過限制赴台遊客人數打擊台灣新政府的計劃未能奏效。雖然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人數下降,但去年台灣旅遊業仍生意興隆,遊客人數創新高,這主要歸功於其他幾個國家遊客人數的大幅上漲。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北101"大樓前的廣場上人群熙攘。直到2009年,這座猶如勁竹般節節升高的摩天大樓曾經是世界最高建築,迄今一直是前來台灣的遊客不可錯過的一個景點。幾名年輕的韓國遊客試圖以500多米高的大樓為背景自拍。


許多中國人跟隨導遊前去乘坐電梯前往摩天大樓的第89層。期間他們經過數名身穿黃色襯衫,坐在地上盤腿打坐的善男信女。


這些人是在中國受到迫害的法輪功信徒。他們每天都在這裡"迎接"來自中國的遊客,在他們面前高高舉起反對中國政府破壞人權的標語牌。大多數中國遊客只是偷看他們一眼,因為每個旅行團中都可能都有黨的"監督人"。


自2008年中國政府向台灣輸送遊客開始,就已經料到在台灣會遇到這種言論自由的場面。最初雙方間尚未直接通航。但是短短幾年之內,中國遊客的數量就成倍增長,每年前來台灣旅遊的人數超過400萬。對大陸持友好態度的前台灣政府希望通過旅遊業為國民創收。


而北京方面敞開赴台旅遊大門的目的在於,通過這一途徑加強對台灣的經濟影響力。雙方都認為,遊客人數的增加是台灣與大陸之間實行新的關係緩和政策以來所取得的最顯著成就。


2016年北京限制赴台旅遊


但是2016年雙方間的氣氛發生變化。許多台灣公民認為,當局與從未放棄對台灣主權要求的中國大陸關係過於親近。因此大選導致政府換屆。新當選的台灣總統蔡英文2016年5月上任之後,不再像其前任那樣明確承認"一中"方案。因此,北京從許多方面"擰緊螺絲"。同時在國際舞台上封鎖台灣,派遣航母穿越台灣海峽。


前往台灣的大陸游客也數量下降,減少到每年只有350萬人。尤其是大陸旅行團數量減少:比蔡英文上任前減少了三分之一。北京官方雖對此予以否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當局決定著前往台灣的遊客人數:中國決定以此對台灣新政府施加壓力。


台灣旅遊創紀錄


最近,台灣旅遊局公佈了旅遊人數創新高的消息令許多台灣人欣喜萬分。數據顯示:儘管來自中國的遊客人數下降,但是2016年前來台灣的遊客人數仍超過1060萬,比前一年增加了2.4%。

台灣也受到日韓遊客的青睞


其主要原因在於,來自其它亞洲國家的遊客明顯增加:日本的遊客增加17%,韓國和越南游客人數增加34%,泰國遊客的數量甚至上漲57%。總的來說,增長的比例大於中國遊客下降的比例。


這一發展也符合蔡英文提出的減少對大陸經濟依賴和加強與東南亞國家聯繫的主張。泰國遊客人數大幅度增加可能是自去年8月以來新實行的免簽政策的結果。昔日被忽略的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如今被台灣當局視為正在崛起的新興市場。


導致中國對台旅遊制裁失敗的另一個原因是:來自日本、韓國或者新加坡的遊客尤其被認為財大氣粗,購買力強以及興趣廣泛。而近年來乘坐大巴蜂擁而至的中國人則令許多台灣人不敢恭維。像台灣中部的阿里山和日月潭等旅遊景點,中國遊客人滿為患,媒體也不斷報導中國遊客行為不雅,舉止不當。


大陸與台灣-兩個不同的旅遊世界


一些主要接待大陸游客的旅遊公司現在也抱怨接待中國旅行團得不償失。長期以來對台灣與大陸的旅行交易進行調查的民族學家羅文(Ian Rowen)說,從整體經濟來看,損失還未超出極限。


無論是酒店、大巴、餐館或者紀念品商店-與中國旅行團有關的所有生意幾乎都由一些在中國或者香港進行了資本註冊的大型公司所掌控。因此大部分利潤重新回流。自己也在旅遊大巴上任導遊的羅文說,由於日程安排緊張,遊客幾乎沒有與台灣人接觸的機會。


如果大陸游客在"台北101"大樓前遇到法輪功信徒或者台獨示威者,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次直接體驗不同的政治與社會的難得的機會。

~~~~

【王立德╱台北報導】陸客不來,代表從海外旅客身上賺到的錢的「旅行收入」連3季呈現負成長!央行昨日公布去年第4季國際收支統計,旅行收入僅33.24億美元,年減12.1%;而代表我國居民海外旅行花費的「旅行支出」,受惠台幣升值、日圓變便宜,年增5.2%至37.49億美元,呈現連續17季正成長。
財經官員解釋,雖然陸客驟減後,日、韓等其他國家旅客增加,但整體來說還是陸客消費最大方,因此即使來台旅客人次成長,但旅行收入卻無法隨著增加。

央行大手移出匯市

此外,因「匯率操縱國」緊箍咒罩頂,國際收支統計也顯示,央行正式將「大手」移出匯市!央行第4季「準備資產」僅增加7.2億美元,創5年來單季新低,也宣示央行不再「阻升不阻貶」台幣。
央行準備資產變動,是有無干預匯市的指標之一,因台灣長期以來經常帳呈現順差,金融帳呈逆差,經常帳的順差略大於金融帳逆差,如此一來導致台幣升值的力道較強,央行若不樂見台幣升值,在台北匯市買進美元,則會反應在準備資產上。
也因此,近5年來央行的準備資產,每季均呈現至少10多億美元的增幅。
一直到去年第4季,央行減少干預匯市,讓準備資產增幅創5年來單季新低,前低是2011年第4季,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炯民表示,2011年下半年因為美債遭信評機構降評,金融市場動盪不安,金融帳呈現鉅額逆差,才導致2011年下半年央行準備資產減少。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