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洗產地」

 

動態消息貼文

真的要小心「洗產地」這一件事情,就像石破今天在跟日本在野黨黨魁們說的一樣「川普不喜歡被批評」當然,如果他今天訂了中國的 54% 的關稅,結果發現台灣幫中國開後門,會發生什麼事,可想而知。
川普的關稅政策對於台灣的影響,目前看到的研究報導都只是幾個產業很大方向的討論,還沒有關於民生和其他產業的討論。
我做國際貿易15年了,白手起家,我賣台灣貨,也賣中國貨,我的貨賣到世界五大洲,說起貿易只是略懂,畢竟很多獨佔市場,沒關係我怎麼也打不進,只能什麼好賣,我賣什麼,也因此培養了我對國際市場的敏銳度才能求生存。
全世界的買家心態都一樣,挑「便宜」的買。
很現實的,台灣能賣給其他國家的只有「晶片」相關產品/半成品,「消費性電子產品」是中國工廠獨霸,整個供應鏈和加工鏈都在園區裡,去看過就懂;「民生用品」市場也是中國製獨霸,模具費超便宜。
亞馬遜滿是中國賣家,1688也有國際版,在台灣有蝦皮。
我也努力想要賣過台灣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和「民生用品」,廠商會自己寄目錄拜託我們幫忙賣,但是論性價比都會輸給中國製,連在台灣自己都賣不動,後來那些產品都消失了。
其實「快時尚」不是只有在服裝產業,「消費性電子產品」和「民生用品」早就是相同概念,用3年就算久了,產品品質不用很好,再買新的就好,全世界的消費者都一樣,也讓中國製的便宜貨可以銷至世界,光是美國的食衣住行各產業也是滿滿的中國貨和集運倉。
中國的物流公司很厲害,透過亞馬遜,化整為零,包稅包郵,送貨上門,歐美各國都可以配合,讓中國便宜貨從各個毛細孔入侵歐美市場,在台灣做一樣事情的叫做蝦皮。
因為中國的資金無法自由流到其他國家,所以很多台商在越南,其實是幫中國工廠打工洗產地,看來川普也知道這件事,所以對越南課了重稅。
其實很多中國製產品,也是透過台灣洗產地貼牌再出口給歐美,台商是回台開生產工廠?還是貼牌作業員?
台灣的傳統產業和工具機現在很慘,我們在國內外都沒有賣除了「晶片」相關以外的台灣製產品,台灣工廠都沒訂單了,其他傳統產業和上下游的工具機怎麼會好?
現在川普對中國製和越南製課重稅,已經聽聞有中國和越南的船運暫停出口,因為一開船就賠錢,也有的正在海上面臨美國買家殺價,不然退運回來賠更多。
台灣很多中小企業,90%的訂單押在1~2間美國客戶,美國是消費大國,每次訂單量都很大,早期台商只要做到1~2間美國客戶,全家吃飽,訂單幾十年穩定,其實很多也是洗中國製去美國。
川普改變了世界貿易幾十年來的慣性,但是美國的製造業並不完整,很多產品還是依賴進口,川普的關稅政策到底是會刺激製造業回流,還是造成通膨物價上漲,有待觀察。
不過,就台灣而言,我覺得中國減少銷往美國的產品,這些「大量低價」的產品一定會想盡辦法銷往台灣來,尤其是「蝦皮」已經是中國完美銷貨渠道的現況下。
其他半導體、汽車產業,我碰不到的領域我不懂,我只說我熟悉的「消費性電子、民生用品」在川普的關稅政策之下,我覺得台灣政府應該做的事:
這是「大量低價」中國商品進入台灣的渠道,中國補助這些中國人買台灣身分證,甚至提供免費辦公室在蝦皮開店創業,對台灣合法繳稅經營請員工的中小企業影響甚大,這是為中國開後門,是不公平的競爭!
要進中國製產品可以,但是必須通過台灣的國家標準認證,才能上架販售,減少中國劣質產品,也保護遵守法規的台灣貿易商,歐美也是透過法規保護國內產業。
常聽聞業內有廠商付幾十萬通過認證,卻被其他商家/中國賣家盜用認證號碼刊登在網路上銷售,而且賣的更便宜,甚至是不一樣的產品,如果要提告,受害廠商還要自己蒐證和舉證損失,造成守規矩的賣家只能忍氣吞聲甚至倒閉,網路平台收了手續費,卻不用負責。
過去台灣製造的認證浮濫發放,甚至是保護特定產業,應該要嚴格審定,而且協助廠商取得國際認證,打進國際市場。
我人微言輕,這是我能觀察到的事以及建言,跟大家分享。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講得過分神奇,誇張:Musk isn’t just competing with OpenAI, Google, and Anthropic. He’s changing the game entirely.

 //但是 xAI 現在擁有其競爭對手所沒有的東西:即時的人機互動。

這意味著:

✅ 更類似人類的 AI 模型

✅ 即時應用的競爭優勢

✅ 能夠利用任何地方的最新資訊來訓練人工智慧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這次合併不僅涉及 X 內部的 AI 助手。它是更大項目的基礎。

1️⃣ 人工智慧驅動的內容和對話

期待更聰明的內容推薦,它不僅了解你喜歡什麼,也了解你為什麼喜歡。人工智慧產生的洞察力、即時事實查核、甚至自動爭議解決可能會改變人們在線上互動的方式。

2️⃣X 不只是社群媒體

這可能會推動 X 成為一個成熟的「萬用應用程式」——整合用於內容創作、虛擬助理甚至教育的人工智慧工具。

3️⃣ 監管策略

透過將交易建構成 xAI 收購 X(而不是相反),馬斯克將其定位為人工智慧驅動的計劃,而不是社交媒體整合——從而有可能避免監管障礙。

底線

這不僅僅是一次技術合併。這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舉措,將 xAI 定位為人工智慧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同時利用 X 的數據來增強其模型。

馬斯克的競爭對像不僅僅是 OpenAI、谷歌和 Anthropic。他正在徹底改變比賽。//

But xAI now has something its competitors don’t: a live firehose of human interaction.
This means:
✅ More human-like AI models
✅ A competitive edge in real-time applications
✅ The ability to train AI on the most up-to-date information available anywhere
What Happens Next?
This merger isn’t just about an AI assistant inside X. It’s the foundation for something much bigger.
1️⃣ AI-Driven Content & Conversations
Expect smarter content recommendations that understand not just what you like, but why you like it. AI-generated insights, real-time fact-checking, and even automated dispute resolution could change how people engage online.
2️⃣ X Becomes More Than Social Media
This could push X toward becoming a full-fledged “everything app”—integrating AI-powered tools for content creation, virtual assistants, and even education.
3️⃣ Regulatory Strategy at Play
By structuring the deal as xAI acquiring X (instead of the other way around), Musk positions this as an AI-driven initiative rather than a social media consolidation—potentially avoiding regulatory roadblocks.
The Bottom Line
This isn’t just another tech merger. It’s a calculated move that positions xAI as a major player in AI, while using X’s data to supercharge its models.
Musk isn’t just competing with OpenAI, Google, and Anthropic. He’s changing the game entirely.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聊聊鼎泰豐 (舒國治 2014);香港食史2025 台灣餐飲王國--鼎泰豐(1958年成立)最初只是一間油行,1972年轉型兼賣小籠包,結果殺出一條血路,1996年擴展至日本新宿


香港食史 

台灣餐飲王國--鼎泰豐(1958年成立)最初只是一間油行,1972年轉型兼賣小籠包,結果殺出一條血路,1996年擴展至日本新宿,大編上月去大阪,繁忙時間路經位於巨型商場飲食樓層既鼎泰豐,數十間餐廳唔係間間要排隊,但鼎泰豐依然要等候入坐,至今仍深得海外食客青睞,版圖亦已遍及歐美。
未離開香港時,沙田鼎泰豐曾經係大編食堂,小籠包無走雞,牛肉麵個湯底超級正,員工做事勤快,多年來服務食物水準無甩拖。中菜館做到全球標準化而有溫度真係好難,唔好同我講海底撈。
可能是 2 個人、速克達和文字的圖像



【舒式生活】食安風波中,聊聊鼎泰豐
2014-10-17 12:32
[完整介紹]
1952年生於台北。先習電影,後注心思於文學。70年代末以短篇小說《村人遇難記》深受文壇矚目。80年代浪跡美國,所寫多及旅行,被視為台灣旅行文學的重要奠基人。他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堪稱「舒式風格」。2005年起撰寫小吃專欄,自此小吃寫作又成了他另一塊招牌。著有《讀金庸偶得》《臺灣重遊》《理想的下午》《流浪集》《門外漢的京都》《台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水城臺北》《台灣小吃行腳》等。
【舒式生活】食安風波中,聊聊鼎泰豐
鼎泰豐食物之美味細緻不在話下,菜色之簡潔且各具個性。(鼎泰豐官網)
【編按】近來台灣食安風波不斷,奸商牟利,罔顧「良心」,好不容易才建立起的「美食王國」名號,眼見都快砸鍋了,所幸,還是有把品質看得比成本控管更重要的店家在幫台灣撐著,譬如,大家都知道的「鼎泰豐」。
小吃教主、旅行文學作家舒國治,在台灣食安風波迭起之際,仍一如他慣常風格,雖然沒有激昂憤恨的批判,卻仍隱隱地、淡淡地,透過重新整理他過去經常為文作例的鼎泰豐評論,把從事飲食這行業該有的品格,都提點了出來。此時,談鼎泰豐的人文經營管理,真的恰如其時。
幾個自國外回來的年輕企業家,在台北吃了幾頓飯後,甚感滿意,大讚台灣真是好地方,大夥被照拂得如此之舒服。接著又到了永康街口,見一店排得滿是人潮,不用說,是「鼎泰豐」。問他們想不想嚐一嚐,咸曰:Why not ?
這一吃,更是驚豔。食物之美味細緻不在話下,菜色之簡潔且各具個性,更透露開店者的生意風格;但話題說著說著,最後皆說到它的管理。
每一位工作人員皆是笑咪咪的,每天如此,每人如此,這是何等的修為。又女服務員的頭髮必定紮起來,必定穿玻璃絲襪。若她不穿玻璃絲襪,會影響菜的好壞嗎?好問題。表面上,與菜不相干,但唯有這類「嚴加要求」,如樓梯間不斷有人打掃、廁所不斷有人打掃、送蒸籠的男孩必定戴著口罩、甚至你找回的錢全是新鈔等,才達到每人面前的碗盤會一塵不染,每桌的醋瓶、醬油瓶上不會留殘漬,也才達到每一天的小籠包一樣的好吃、每盤蝦仁蛋炒飯的蝦量一樣多、每一碗麵條的軟硬下得剛剛好。
這種嚴加要求,令鼎泰豐即使十多年前已是名聞遐邇,卻不會因自驕而突然退步。甚至每隔一陣子猶會細細沉吟「是否應將免洗竹筷換成檜紋的要洗筷」、「是否應將溼紙巾換成乾的餐巾紙」這一類精益求精之事。
這種嚴加要求,令二十年來無數的小女孩自南部來到台北在此打工,每一個皆在工作中笑容可掬。我常想,這些小孩們有點像是表姊提攜表妹,並在事先囑咐:「在這裡工作很好,但一定要注重自我管理,不能蓬頭垢面,不能無精打采⋯⋯」結果來到這兒,或還住在宿舍裡,真做上了事,結果愈做愈喜歡,一做做了十多年,天天笑嘻嘻的,直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英挺有自信卻又謙和溫潤的現代標緻女郎,甚至可以說,從此改變了一生。
好的經營管理,居然也有「心靈改造」的功效;且看鼎泰豐很難看到「大吼大叫」的客人,乃所有的氣氛是如此和藹,磁場是如此正面光敞,故而脾氣暴躁的客人至此也開開心心的了。
二十一世紀是人氣的時代。人渴望去到暖和融融的、人聲歡笑的、光亮明朗的所在。即使吃飯,亦是極多人企求驅散寂苦的一回事。而人氣,常在於創製者他的全神融入所生出的感染力。一本書之感染人,一張唱片、一部電影,甚至一家餐館一家旅社之感人,全在於後面的那個有心人。
他用的心,先呈現在食物的美味上,再呈現在清潔上,接著呈現在盛放客人包包的置物架,以及客人淋雨後遞上的大毛巾;這是什麼?是服務嗎?不,不只是服務,是對人的關愛。這種有心的經營,已然是一種修行。二十一世紀,欲做快樂的生意,正應學習如此。
好的經營管理,亦可帶動周邊的產業。鼎泰豐的粽子、赤豆鬆糕等,是自己養幾個員工來做,抑是委託某個外頭店家來做?不論如何,必然經過管理階層的嚴格檢驗,方能幾十年皆不致走味。
曉乎此,看官若是能燒簡樸又有韻味的白瓷碗盤,既好看實用又成本不致過高,倘您信心確實滿滿,何不自薦給鼎泰豐?又若您是製彎木椅技術極高的廠家,水準完全有十九世紀中期奧地利量產的高優品質,亦不妨自薦給鼎泰豐,或許下次他們家具用舊要換了,可以考慮及之。
鼎泰豐既有如此高的品管,倘若想在不遠處開一小間甜品冰鋪,如只售愛玉與仙草二味,愛玉全是手搓細籽出漿,仙草全是精挑數味經典青草熬製,如此使吃過小籠包的客人可至此清一清腹中飽膩,這樣的甜品小店,豈不亦照樣生意興隆?然而看來他不會這麼開,乃專心照拂一家鼎泰豐,方能達臻今日之超水平;只要稍稍過度分心,便可能出小錯。何必呢?
台北的朋友們閒談,常說到在鼎泰豐習過藝的師傅,即使自己手藝高超,然出外自立門戶,竟沒有成功之例。並且數十年來無有例外者。又有道,有個一、二家生意不錯者,但味道委實不靈。可見自我要求與管理仍是關鍵,且不說深厚的品味積凝與綜合的人生思嘗文化,亦不是依樣畫葫蘆便能說學就學得像的。
(本文網路版全文由作者舒國治獨家授權本報刊登)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