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人對高檔服裝失去興趣,情況將會怎樣?目前看來,這種情況似乎不可思議,不過奢侈品行業越來越依賴一個國家的人,使得持有愛馬仕以及古馳母公司開雲等奢侈品股票面臨的風險升高。
新冠疫情正在加重人們對許多設計師時尚品牌已經負面的看法。中國高檔服裝和手袋的支出正在迅速復甦,但其他國家和地區這方面的支出依然低迷。諮詢公司貝恩公司估計,到2025年前後,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支出將來自中國人,這高於2019年的35%。
投資者目前將中國敞口視為重大利好。行業領頭羊LVMH Moët Hennessy Louis Vuitton旗下的頂級時尚品牌路易威登和迪奧第二季度在華銷售同比成長了65%。該公司在巴黎上市的股票今年僅下跌4%,競爭對手手袋生產商愛馬仕的股價則上漲了8%。
各大品牌以前有過類似的經歷。伯恩斯坦的數據顯示,1985年時,全球55%的奢侈品賣給了日本人。那個時代與當前的中國消費熱潮有諸多相似之處。得益於經濟快速成長,新興的富裕中產階層人士紛紛購買歐洲奢侈品來炫富,還大把花錢用於海外購物旅行。如今,中國年輕的消費者成為了推動奢侈品牌成長的一個主要來源,他們的收入靠著父母的積蓄支撐,與1990年代期間日本的「單身寄生族」沒有什麼區別——當時日本的「單身寄生族」住在父母的房子裡,不用交租金,把工資的很大部分花在設計師品牌上。
日本的奢侈品熱潮並不是因為經濟成長放緩而結束的,而是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在1990年代日本陷入「失落的10年」中,該國的時尚達人並沒有停止這方面的花費;隨著人口老齡化,肆意揮霍的年輕購物者後繼乏人,無法維持高需求。眼下,在全球奢侈品銷售中,日本人所占的比例僅為10%。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