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ment 管理學新生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蘋論:弱化政黨 強化議會
蘋論:弱化政黨 強化議會
2015年06月24日
明年選舉,大家都把注意力聚焦在總統大選上,其實,立委選舉的重要性不輸給總統。
要特別注意的是明年國會將有4大改變:一個很可能沒有王金平院長的立院、一個著手修憲的立院、一個多黨不過半的立院,包括長期過半的國民黨將失去過半優勢、一個比原來兩黨協商更複雜困難的多黨協商機制將出現,意謂著國會議事將更沒效率、政府空轉的情形更為加劇。
如果這些預測成真,誰當總統都將困在這個封閉的迴路裡無能為力。
所以國會改造是唯一的出路。過去十幾年來,台灣共經歷了7次修憲,從當今人人都要求修憲來看,那7次修憲應該算失敗,否則修憲呼聲不會如此高亢。為什麼修憲7次都告失敗?原因之一是每次修憲都以政黨的一黨之私為府院黨擴權,而不思對憲政架構基本機制的修正,以致見樹不見林而捨本逐末。
由於立委選舉採單一選區兩票制,因此有人主張增加不分區的席次,並降低政黨票數的不分區門檻從5%到3%,目的在增加小黨不分區立委的當選機率與人數。
於是有不少人主張放棄現制,採行德國的聯立制。但是聯立制和並立制都有一個缺點,就是不分區立委都變成黨領導層役使和威脅的工具,可以透過不分區的提名控制、指揮國會,因為不分區的提名是黨魁的權責,他(們)可以用剝奪黨籍迫使某人喪失不分區的職位;也可用提名某人來使他成為黨魁在國會的打手,或對某些人的酬庸。這些都說明了不分區民代的脆弱性與非獨立性,違反了民代的獨立本質。
訂政黨法規範黨產
由此可以反思,回復到以前簡單、清晰的民主機制可能最好,就是思考全部立委名額都由區域選舉選出,直接反映最新民意,放棄成為黨工具的不分區制度;並且訂定「政黨法」規範黨產、縮小黨對民代的威脅利誘等,走往弱化政黨,強化議會的正途,使民主得以深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